第1部分(1 / 4)

小說:西遊記補 作者:博搏

作品:西遊記補

作者:明·董說

內容簡介:

《西遊補》十六回,明末董說(字若雨)著。它補入《西遊記》的“三調芭蕉扇”之後,而又自成創作的結構,其思想性和藝術性,毫不比《酉遊記》原書遜色,是一部想象瑰麗而具有當時的現實意義的神魔小說。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此書主旨“實於譏彈明季世風之意多”,而“其造事遣辭,則豐瞻多姿,恍忽善幻,音突之處,時足驚人,間似俳諧,亦常俊絕;殊非同時作手所敢望也。”

此書的故事梗概,系接在唐僧晦徒四眾過火焰山之後,寫孫行者化齋,被鯖魚精所迷,撞入了這個自稱為小月王的妖怪所幻造的“青青世界”。他為了找尋秦始皇借驅山鐸子(想用來把上西天路途所有的藏妖怪的高山趕走),也為了找尋師父唐僧的下落,往返奔走,上下探索,卻跌到了“萬鏡樓臺”;從而他透過這樓臺上的鏡子,進入“古人世界”,後來又進入“未來世界”。他忽化為虞美人,與楚霸王周旋,想探明秦始皇的住處;忽又當了閻羅王,坐堂把泰檜審判、行刑,並拜岳飛為第三個師父。接著,他從鏡子裡跳出來,又在小月王的王宮和“青青世界”有了許多經歷。最後,孫悟空得到虛空主人的呼喚,才醒悟了;及至他從“青青世界”這個假天地豚身出來,走回到舊時山路上,恰好見到那想吃唐僧的鯖魚精已變作一個小和尚,正在把唐僧哄弄。於是,他一棒對小和尚打了下去,現出鯖魚屍首。這整個過程的描寫,其情節極盡奇幻曲折之能事。

從此書的現實意義來說:一開始寫孫悟空進入“青青世界”的王宮時,就透過宮女的口,揭露皇帝的荒淫無恥,腐化墮落。在孫悟空擔任閩羅王審判秦檜時,又透過判官的口,說:“如今天下有兩樣待宰相的:一樣是吃飯穿衣娛妻弄子的臭人,他待宰相到身,以為華藻自身之地,以為驚耀鄉里之地,以為奴僕詐人之地;一樣是賣國傾朝,謹具平天冠,奉申白玉璽,他待宰相到身,以為攬政事之地,以為制天子之地,以為恣刑賞之地。泰撿是後邊一樣。”而秦檜受刑,竟然叫屈道:“爺爺!後邊做秦檜的也多,現今做秦檢的也不少,只管叫秦檜獨獨受苦怎的?”書中還有一大段諷刺科舉制度的淋漓盡致、維妙維肖的描寫,並透過李老君的口說:“哀哉!一班無耳無目,無舌無鼻,無手無腳,無心無肺,無骨無筋,無血無氣之人,名日秀才;百年只用一張紙,蓋棺卻無兩句書!做的文字,更有蹊蹺……你道這個文章叫做什麼?原來叫做‘紗帽文章’!”如此等等,可見此書為了譏彈明季世鳳,其內容具有人民性和民族思想。

正文

明-董說著

羊阜校點

校點記

《西遊補》十六回,明末董說(字若雨)著。它補入《西遊記》的“三調芭蕉扇”之後,而又自成創作的結構,其思想性和藝術性,毫不比《酉遊記》原書遜色,是一部想象瑰麗而具有當時的現實意義的神魔小說。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此書主旨“實於譏彈明季世風之意多”,而“其造事遣辭,則豐瞻多姿,恍忽善幻,音突之處,時足驚人,間似俳諧,亦常俊絕;殊非同時作手所敢望也。”

此書的故事梗概,系接在唐僧晦徒四眾過火焰山之後,寫孫行者化齋,被鯖魚精所迷,撞入了這個自稱為小月王的妖怪所幻造的“青青世界”。他為了找尋秦始皇借驅山鐸子(想用來把上西天路途所有的藏妖怪的高山趕走),也為了找尋師父唐僧的下落,往返奔走,上下探索,卻跌到了“萬鏡樓臺”;從而他透過這樓臺上的鏡子,進入“古人世界”,後來又進入“未來世界”。他忽化為虞美人,與楚霸王周旋,想探明秦始皇的住處;忽又當了閻羅王,坐堂把泰檜審判、行刑,並拜岳飛為第三個師父。接著,他從鏡子裡跳出來,又在小月王的王宮和“青青世界”有了許多經歷。最後,孫悟空得到虛空主人的呼喚,才醒悟了;及至他從“青青世界”這個假天地豚身出來,走回到舊時山路上,恰好見到那想吃唐僧的鯖魚精已變作一個小和尚,正在把唐僧哄弄。於是,他一棒對小和尚打了下去,現出鯖魚屍首。這整個過程的描寫,其情節極盡奇幻曲折之能事。

從此書的現實意義來說:一開始寫孫悟空進入“青青世界”的王宮時,就透過宮女的口,揭露皇帝的荒淫無恥,腐化墮落。在孫悟空擔任閩羅王審判秦檜時,又透過判官的口,說:“如今天下有兩樣待宰相的:一樣是吃飯穿衣娛妻弄子的臭人,他待宰相到身,以為華藻自身之地,以為驚耀鄉里之地,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