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務進仁賢以任時政,不過數人,則風俗自化矣。臣嘗讀書記,知秦以酷急亡國,又目見王莽亦以苛法自滅,故勤勸懇懇,實在於此。又聞諸王主貴戚,驕奢踰制,京師尚然,何以示遠?故曰:‘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從'*。’'五'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夫陰陽和歲乃豐,君臣同心化乃成也。其刺史、太守以下,拜除京師及道出洛陽者,宜皆召見,可因博問四方,兼以觀察其人。
諸上書言事有不合者,可但報歸田裡,不宜過加喜怒,以明在寬。臣愚不足採。”
及諸馬得罪歸國,而竇氏始貴,倫覆上疏曰:“臣得以空虛之質,當輔弼之任。
素性駑怯,位尊爵重,拘迫大義,思自策厲,雖遭百死,不敢擇地,又況親遇危言之世哉!'六'今承百王之敝,人尚文巧,鹹趨邪路,莫能守正。伏見虎賁中郎將竇憲,椒房之親,'七'典司禁兵,出入省闥,年盛志美,卑謙樂善,此誠其好士交結之方。然諸出入貴戚者,類多瑕轂禁錮之人,尤少守約安貧之節,士大夫無志之徒更相販賣,雲集其門。觽喣飄山,聚蚊成雷,'八'蓋驕佚所從生也。三輔論議者,至雲以貴戚廢錮,當復以貴戚浣濯之,猶解酲當以酒也。'九'詖險趣埶之徒,誠不可親近。'一0'臣愚願陛下中宮嚴□憲等閉門自守,無妄交通士大夫,防其未萌,慮於無形,令憲永保福祿,君臣交歡,無纖介之隙。此臣之至所願也。”
注'一'峭,峻也。
注'二'尚書考靈耀曰:“堯文塞晏晏。”爾雅曰:“晏晏,溫和也。”
注'三'東觀漢記曰:“去年伏誅者,刺史一人,太守三人,減死罪二人,凡六人。”
注'四'譴,責也。
注'五'論語孔子之言。
注'六'論語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鄭玄雲:“危猶高也。”據時高言高行必見危,故以為諭也。
注'七'后妃以椒塗壁,取其繁衍多子,故曰椒房。
注'八'前書中山靖王之言。
注'九'病酒曰酲。
注'一0'蒼頡篇曰:“詖,佞諂也。”
倫奉公盡節,言事無所依違。諸子或時諫止,輒叱遣之,吏人奏記及便宜者,亦並封上,其無私若此。性質箻,少文采,在位以貞白稱,時人方之前朝貢禹。
'一'然少蘊藉,不修威儀,'二'亦以此見輕。或問倫曰:“公有私乎?”對曰:“昔人有與吾千里馬者,吾雖不受,每三公有所選舉,心不能忘,而亦終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寢;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
連以老病上疏乞身。元和三年,賜策罷,以二千石奉終其身,加賜錢五十萬,公宅一區。後數年卒,時年八十餘,詔賜秘器、衣衾、錢布。
注'一'前書曰:“貢禹字少翁,琅邪人也,以明經潔行著聞。”
注'二'蘊藉猶寬博也。
少子頡嗣,歷桂陽、廬江、南陽太守,所在見稱。順帝之為太子廢也,'一'頡為太中大夫,與太僕來歷等共守闕固爭。帝即位,擢為將作大匠,卒官。'二'
倫曾孫種。
注'一'樊豐等譖之,廢為濟陰王。
注'二'三輔決錄注曰:“頡字子陵,為郡功曹,州從事,公府辟舉高第,為侍御史,南頓令,桂陽、南陽、廬江三郡太守,諫議大夫。洛陽無主人,鄉里無田宅,客止靈臺中,或十日不炊。司隸校尉南陽左雄、太史令張衡、尚書廬江朱建、孟興皆與頡故舊,各致禮餉,頡終不受。”
論曰:第五倫峭核為方,'一'非夫愷悌之士,省其奏議,惇惇歸諸寬厚,'二'
將懲苛切之敝使其然乎?昔人以弦韋為佩,蓋猶此矣。'三'然而君子侈不僭上,儉不偪下,'四'豈尊臨千里而與牧圉等庸乎?詎非矯激,則未可以中和言也。
注'一'峭核謂其性峻急,好窮核事情。
注'二'惇惇,純厚之我玻�舳亍�
注'三'韓子曰“西門豹性急,佩韋以自緩;董安於性緩,佩弦以自急”也。
注'四'禮記曰:“管仲鏤簋而朱紘,旅樹而反坫,山節藻梲,賢大夫也,而難為上也。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賢大夫也,而難為下也。君子上不僭上,下不偪下。”
種字興先,少厲志義,為吏,冠名州郡。永壽中,以司徒掾清詔使冀州,廉察醔害,'一'舉奏刺史、二千石以下,所刑免甚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