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鴨......都別有一番風味。
潔白如玉的瓷盤裡是紅褐色的牛肉與辣椒陳皮,鮮辣香甜的氣息幾乎是撲面而來,口水不由自主地分泌而出。陳皮牛肉上同樣點綴著白芝麻和細碎的玉綠蔥花,令人食指大動。
這絕對是一道下飯利器!
一通端上來的還有三小碗米飯,白米飯溫溫潤潤,幾粒熟黑芝麻點在其上,做最後一層裝點。
陳皮的味道愛之人愛之不及,恨之人棄如敝履,好在三人都不討厭。
紅亮的牛肉片入口,沒有半分的肉筋,咀嚼起來毫不費力,麻,辣,甜,香!陳皮的味道在口中淡淡迴轉,牛肉是酥酥軟軟的,火候掌控得極好,肉質入口恰到好處,沒有半分的老態。
明明是麻辣的口味兒,可越嚼越香不說,還帶著陳皮的回甜,當真是極品美味!
吃一塊牛肉,再悶一大口飯,也太好吃了!
“媽媽,這個菜看起來挺簡單的,回家能不能做啊。”
小夏同學一邊往嘴裡塞著飯一邊語焉不詳地說著,陳琳聽著忍不住心想,閨女未免太高看自己了,做倒是能做,但人家的這個味道,哪裡是隨便就能做出來的啊!
麻辣香甜的牛肉之後,清爽清口的素菜迎頭趕上來。
第四道——如意三絲卷
如意三絲卷,形如其名,一個個看上去便是玉如意的樣子,同樣取的既是形名,也是義名,如意如意,萬事皆如意。
如今現代的尋常家常菜有炒三絲,涼拌三絲等等。不同地域對於這三絲的定義都是不同,更多的是根據時令隨時取用,三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就像是眼前的如意三絲卷,洛櫻也是對著最初版本的做了微調。她最開始學習的如意三絲卷,用的還是冬筍冬菇,這在江南算是時令的時蔬,但在北地可不多見,因地制宜,便換做了木耳絲與黃豆芽。
青玉的瓷盤中,一個個小巧的如意卷嬌小可愛,最外層是金黃亮麗的蛋皮,內裡是豐足無比的內餡,幾乎是一看到便令人喉頭大動。
一家三口每人夾了一個到盤子裡,這如意卷看起來精緻小巧的,可各個都是大肚漢,一口咬下去,最外層的蛋皮鮮香,緊接著是肉糜,之後嚼在嘴裡的是木耳絲,豆芽,還有腐竹絲。吃在嘴裡是無比紮實的口感,調味更是無比出色,蛋皮與肉糜厚重,內裡的餡料清爽,當真是天生一對!
而當下一道菜上桌,夏曉峰的心中已經忍不住罵了一句“臥槽”。
前一天晚上吃的金絲面,那不足一毫米的金絲麵條,已經讓一家三口對於老闆的廚藝與刀工有了豐富的認知。
但眼前的這道菜彷彿是洛櫻明晃晃地告訴他們——老孃的刀工,你永遠別想猜透!
不同與前幾道菜的白瓷盤,這一道用的是烏金黑釉的大湯碗。
這烏黑的大湯碗裡,就是淮揚名菜——文思豆腐羹
這是淮揚菜系刀工的極致,烏黑做壁,絲絲縷縷細如髮絲的豆腐絲沉浮其間,白與黑的鮮明對比,點點翠綠的青菜絲做了點綴,看上去便是清淡的好菜。
昨日之前吃過的金絲麵條已經夠細了,可現在,這豆腐絲便是穿針而過也毫無問題。
要知道,將這柔嫩的豆腐切起來可比有些韌性的麵皮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