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六一到了 送出幾則有意思的成語故事(3 / 5)

小說:鴻蒙紫玉 作者:天壇非雨

”,不可收拾。又如一個球隊,因為球員間合作得不緊密,遇到挫折,更是手忙腳亂,以至“一敗塗地”,不可收拾。

第八:拔幟易幟:“拔幟易幟”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取而代之。

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淮陰侯列傳》,夜半傳發,選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間道草山而望趙軍,誡曰:“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

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後,率領漢軍攻佔了魏國和代國,接著又在張耳的協助下,帶了幾萬兵東下井陘,攻擊趙國。趙王和主將陳餘在井陘口聚集了二十萬大軍阻擋。

謀士李左軍建議陳餘拔給他三萬軍隊,從小路出發,出奇不意地擷取漢軍的後勤裝備及糧食;而它的前軍抵達井陘時不與交戰。這樣的話,不到十天就可以取下韓信和張耳的頭顱。

陳餘是個讀書人,不愛使用詐謀奇計,認為韓信的兵不過數千,經過千里行軍,巳非常疲憊,可以直接予以攻擊,因此沒有采納李左軍的計謀。

韓信手下的人探聽到這個訊息後,十分高興,放心東下井陘,進軍到離井陘口三十里之處,韓信下令休息。半夜裡,他選出兩千名輕騎兵,讓他們每人拿著一面紅色旗幟,從小道來到井陘口山後隱蔽起來,同時對他們說:“我將另派一支軍隊與趙軍對壘,並假裝敗退。這樣,趙軍必定傾巢而出,前來追擊。你們乘此機會快速進入趙營,拔掉趙軍的旗幟,換上我們漢軍紅色的旗幟。”

接著,韓信又派出一支一萬人的軍隊,叫他們背水擺開陣勢。趙軍見漢軍排出兵法上最諱忌的背水之陣,都哈哈大笑,以為漢軍自己斷了後路。

天剛亮,韓信指揮這一萬人的軍隊向井陘口進發,趙軍立即開啟營門迎擊。戰了一段時間後,韓信、張耳命漢兵丟掉旗鼓,向水邊退去。漢兵退到水邊陣地,再也無法後退,只得拼死作戰。

第九:南橘北枳: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得知這個訊息後,對左右的大臣說:”晏嬰是齊國能言善辯的人,如今到來我國,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麼辦法好?”

有個大臣獻計說:”他來了以後,請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問:'他是哪裡的人?'回答說:'是楚國人。'大王再問:'他犯了什麼罪?'回答說:'他犯了盜竊的罪。'”楚王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晏嬰來到楚國,楚王用酒招待他。賓主正喝到興頭上,兩名小吏捆著一個人來到楚王面前。

楚王故意問:”這捆著的是個什麼人?”

小吏回答:”是個齊國人。因為盜竊犯了罪。”

楚王轉過頭來望著晏嬰說:”齊國人生來就喜歡偷盜嗎?”

晏子離開座位,走到楚王面前,回答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結橘子,如果生長在淮河以北,就會結出枳子。橘子和枳子,葉子差不多,但果實的味道卻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水土不同啊。現在捉到的這個人,生活在齊國的時候,並沒有盜竊的行為,來到楚國以後卻偷盜起來,難道是因為楚國的水土容易使人變成小偷嗎?”

楚王聽了,尷尬地笑著說:”聖賢的人是不可戲弄呀!我反而是自討沒趣了。”

寓意: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良好的環境可以讓人學好,不好的環境可以使人變壞。

原文: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第十:冰山難靠:“冰山難靠”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依靠別人權勢不能長久。

這個成語來源於《資治通鑑》,君輩倚楊右相如泰山,吾以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輩得無失所恃乎!

唐玄宗李隆基特別寵愛楊玉環,封她為貴妃。這下楊家便雞犬升天了,她的堂兄楊國忠也官運亨通做了宰相,還兼領四十餘個使官,大權在握,朝廷選任官吏都在他家裡私下決定。

當時,陝西有一個進士,名叫張彖(tuan)沒有機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