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辭和沈知言趕到青鸞殿,急得團團轉的桃枝連忙上前行禮,稟報道:“太子殿下,貴妃不見了。”
沈知言往四周看了一眼,問道:“什麼時候不見的?你把事發經過詳細說來。”
“大約半個多時辰前,奴婢去御膳房看看壽宴的膳食準備得怎麼樣,當時貴妃一人待在大殿。”桃枝回道,面上佈滿了焦慮與擔憂,“奴婢在御膳房監督宮人,待了半個時辰才回來。奴婢打算向貴妃回稟,可是在大殿、寢殿找遍了都沒找到貴妃。”
“你離開之後,沒有宮人伺候貴妃嗎?”慕容辭並不關心蕭貴妃的去向、是生是死,倒是很想知道慕容彧聽聞這件事會是什麼反應。
“奴婢不知。貴妃不太喜歡宮人時時待在一旁。”桃枝急得快哭了,“再者今日是貴妃的壽辰,青鸞殿的宮人都忙著,之前所有宮人都忙著把壽宴要用的宴案擺放在這兒。”
慕容辭看過去,前庭擺放著一張張宴案,大約有上百張,頗為壯觀。
沈知言與她對視一眼,道:“你把近身伺候貴妃的宮人叫過來。”
桃枝轉身招手,一個內侍和一個宮女快步過來,對他們行禮。
此時日頭還很烈,沈知言眯眼問道:“這一兩個時辰,你們在做什麼?”
那宮女回道:“下午奴婢沒有去伺候貴人,在外面跟大夥兒一起擺放宴案。”
內侍也是這麼回答。
“你們沒注意大殿的動靜嗎?”慕容辭問。
“沒有。”內侍和宮女一起搖頭。
“殿下,沈大人,奴婢猜想奴婢離開之後,貴妃便在殿內歇息,沒有傳喚宮人伺候。”桃枝說道,“之前奴婢已經派人把青鸞殿找了一遍,沒有找到貴妃。這可怎麼辦?”
沈知言吩咐那內侍、宮女:“你們分別去問問其他宮人,去偏殿問問,這一個時辰內有誰看見貴妃。”
那內侍、宮女領命去了。
慕容辭雲淡風輕道:“知言,我們到殿內看看,或許會發現線索。”
桃枝連忙帶他們進大殿。今日是蕭貴妃的大喜日子,大殿、寢殿佈置得很喜慶,紅綢飄動,擺了不少鮮花奇葩,暗香浮動。
他們現在大殿察看,每一個旮旯角落都不放過。
片刻後,他們匯合,搖搖頭,表示沒有發現。
接著,他們到寢殿察看。
慕容辭不禁咋舌,蕭貴妃的寢殿可真奢華,每一樣物件都是世間珍品,看來這幾年父皇是真的疼愛她,賞賜她不少好東西。
“大殿、寢殿一切如常,沒有打鬥、掙扎的痕跡。”
“桃枝,你看看可有什麼地方不一樣。”沈知言吩咐道。
“是。”桃枝匆匆掃了一圈,回話道,“和以往一樣。”
“你仔細一點,不要著急,不要慌。”
“是。”她像他們一樣目光掃過每一寸地方。
慕容辭走到西窗,目光一凝,薄唇微勾,“找到了。”
桃枝和沈知言立即走過去,欣喜地問:“找到什麼?”
慕容辭指著窗臺上淡淡的腳印,“這個腳印應該是帶走貴妃的人留下來的。”
沈知言用手丈量了一下,“腳印不大,應該不是男子的腳印。”
桃枝驚異地睜眸,“莫非帶走貴妃的人是個女的?”
慕容辭探身出去往外面望,“窗下面是地基,沒有腳印,擄走蕭貴妃的人應該是腳踏窗臺,然後飛出去。”
沈知言接著道:“那人身懷武藝。”
桃枝更焦慮、更害怕了,“那人為什麼帶走貴妃?那人會不會傷害貴妃?”
慕容辭、沈知言不約而同地往外走,桃枝呆了呆,然後快步跟上去。
他們來到寢殿的西窗外,貓著身子在地上找東西,好似地上有金子。
“殿下,沈大人,你們在找什麼?”桃枝忍不住問。
“這邊有一個腳印,大小跟窗臺上的腳印差不多。”慕容辭指著地上某一處。
“這邊也有一個腳印,應該是那賊人留下來的。”沈知言站在那邊說道,“那賊人留下的腳印很少,從殿下那邊到這邊,相距足足有一丈,可見那人輕功不俗。”
“青鸞殿人那麼多,守衛森嚴,那賊人卻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帶走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且不留下蛛絲馬跡,可見部署周密,行事隱秘。”慕容辭自認輕功不錯,可是與那人相比,還真是不相伯仲。
沈知言走過來,摸著下巴道:“宮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