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才能夠在一場世界大戰中摧毀明帝國地世界霸主寶座。最終。明帝國也正是透過停戰談判保留了其強大地海軍。為下一次崛起奠定了基礎。
在此情況下。搭上了明帝國這輛戰爭列車。在本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了戰勝國地德國與義大利更是格外重視海軍地建設與發展。
也許。義大利地影響還可以忽略不計。可德國地影響絕不能不考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就集全國之力建立了歐洲第二。世界第三(戰前)地公海艦隊。並且以此向歐洲地頭號海軍強國發起了挑戰。早在這個時候。德國就充分意識到了海軍地重要性。
在本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也在力所能及地擴大海軍規模。
如果不是要在二條戰線上作戰,並且必須面對由美國與英國武裝起來地俄羅斯軍團,德國很有可能在戰爭結束之前就打造出一支足以問鼎歐洲霸主寶座的強大艦隊,並且戰勝夙敵英國。
在法國戰敗之後,德國曾經啟動過一個叫“海軍五年規劃”的海軍發展戰略計劃。
按照該計劃,德國海軍將在未來五年之內建造十二艘快速戰列艦,二十四艘戰列巡洋艦(後改為大型巡洋艦),五十六艘巡洋艦,以及一百餘艘驅逐艦的龐大艦隊。同時,德國將擴建面向波羅的海的基爾軍港,以及面向北海的威廉港,同時還將把法國西部與西北部地區的港口進行修繕,以便進駐德國海軍艦隊。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有野心地戰略規劃。
問題是,德國缺乏將計劃具體實施的能力,或者說缺乏支援該計劃地強大國力。
首先是德國的經濟能力已經在戰爭中繃到了極限,而且俄羅斯在得到了美國地大力支援之後,戰爭潛力也爆發了出來,並且為了減輕英國的壓力,將戰略重點放在了西線。加上明帝國在大陸東線戰場上採取了以守代攻,將重點轉移到太平洋上的戰略,從而使德國不得不在大陸西線戰場上承擔起重任,並且在長達二年多的時間內與俄軍死拼,導致德國難以分配出更多的工業產能為海軍服務。
其次德國沒有建造如此先進戰艦的技術基礎。在“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與“俾斯麥”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都需要帝國的技術支援,在不得不向帝國採購“德意志”級戰列艦,並且追加訂購了“柏林”級戰列艦的情況下,德國的造船部門根本沒有能力足夠強的工程師來承擔設計工作,而且很多基礎技術都處於空白狀態。也就是說,如果德國不能從外界購買相關的技術,或者獲得相關的技術支援,連新式戰艦的設計工作都難以完成。
最後就是德國的海洋意識。在德國的歷史上,其每次崛起幾乎都與其在陸地上的迅速擴張有關,而與其在海洋上的擴張沒有太大的關係。另外,從地緣因素上看,德國需要同時面對二個方向(一戰時甚至是三個方向)上的強大敵人,且其本土的戰略縱深不足以使德國在平時維持一支相對有限的陸軍部隊,在戰時採用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來擴充陸軍,從而確保在平時向海軍提供足夠的經費。也就是說,德國本身就是一個大陸性國家,與海洋沒有太大的關係,其國家戰略的根本重點也在大陸上,而不是在海洋上。
綜合這三點因素,就不能看出德國的野心遠遠超過了其根本實力。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確定下計劃之後,德國海軍就委託幾家造船廠開始設計代號為“H43”的新式快速戰列艦。可是直到七十五年(43年)底,這種原本計劃在年初完成設計,最遲在年底開工建造的基礎設計工作都沒有能夠完成。而當時承擔設計工作的漢堡福斯造船廠(“俾斯麥”號戰列艦的設計與承建船廠)提供的三套設計方案都算上不先進,即便是採用新技術最多,設計難度最大,建造成本最高的原始設計的基本效能都沒有達到“皇帝”級乙型戰列艦的水準。
至於開工建造,那更是水中望月了。
後來,德國海軍又先後與合作的造船廠展開了“H44”、“H45”與“H46”三套快速戰列艦的設計工作。結果與“H43”有太大的區別,基本上都屬於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且異想天開的“設想”,而不是設計。
拿最具有代表性的“H46”方案來看,其標準排水量達到了破天荒的十二萬噸,滿載排水量更是達到了十五萬噸,配備四座三聯裝五百五十毫米主炮炮塔,以及數十門二種口徑的副炮與速射炮,航速達到了三十節,續航力超過了一萬二千海里,裝甲更是強到足以抵擋世界上任何一種戰列艦主炮直接轟擊的程度。
顯然,這根本不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