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
當然,現在的戰艦已經不是鐵甲艦時代的戰艦,都沒有安裝撞角。
也許,小澤治三郎根本不想逃跑了。
或者祖壽清徹底厭煩了追逐戰。
或者是兩位指揮官在拼膽量,拼意志。
隨著交戰距離一步步逼近,雙方都沒有讓步,沒有改變航向。
“太祖”號戰列艦上,白佑彬也暗暗捏了把汗。
雖然隨著距離拉近,炮擊的準確率正在逐漸提高。但是,在“刺刀見紅”的搏鬥中,任何一艘戰艦都不能保證自己毫髮無損,更不能保證要害部位不被敵人打中。即便是渾身裹著厚度超過三百毫米鎧甲的“皇帝”級戰列艦,也絕對擋不住從五千米之內射來的十四英寸穿甲彈。
此時,白佑彬也有點懷疑祖壽清是否仍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有必要以自己的“金玉之軀”與“礫石”都算不上的敵人拼個“玉石俱焚”嗎?
第三卷 復仇烈焰 第十五章 … 刺刀見血
出人意料的,這次日本戰列艦首開戰果。
打在“太宗”號飛剪艏前端的十四英寸穿甲彈兇狠的“咬”掉了錨艙前端約五米長的一段艦體,還順帶打斷了左側主錨的錨鏈。萬幸的是,穿甲彈沒有在艦體內爆炸,而是在落到戰艦左側的海面上之後才發生了爆炸。另外錨艙與主錨對戰艦戰鬥力的影響並不大,錨艙後面的生活物資儲備艙也只受了很小的影響。
此時,新式戰列艦在裝甲防護設計方面的特點顯現了出來。
早在設計五嶽級戰列艦的時候,帝國海軍的艦船工程師就提出了“全有全無”的新防護概念。簡單的說,裝甲厚度要麼能夠起到足夠的防護作用,要麼就不要裝甲,以節約重量,或者在關鍵部位敷設更厚的裝甲。
這種設計概念與之前無畏艦的“全面防護”概念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實際上,這也是針對無畏艦統一主炮口徑,而且主炮威力越來越大所必然採取的防護方法。在前無畏艦時代,因為主力艦有兩種,甚至更多口徑的主炮,所以戰艦除了在關鍵部位敷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