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了八度的情況下,被迫撤出了戰鬥。
在“俄亥俄”號脫離編隊地時候,四艘美軍驅逐艦與二艘輕巡洋艦立即衝了上來。
沒等白佑彬下達命令。艦隊作戰參謀張海波就給一直伴隨在主力編隊左側活動的巡洋艦編隊與驅逐艦編隊去了命令,讓巡洋艦編隊掩護“熹宗”號,驅逐艦編隊則全速向“俄亥俄”號動魚雷攻擊。
其實,此時“熹宗”號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戰鬥打到這個時候。該艦的艦體已經右傾四度,而且因為進水量過大。艦長已經不敢向左側艙室注水以恢復平衡。另外,九門主炮中,已經有六門被徹底摧毀,還在繼續作戰的乙炮塔中,也有一門主炮因為輸彈機出了問題,而無法正常使用。也就是說。該艦隻有二門主炮還在繼續開火。
隨著輕巡洋艦與驅逐艦殺上來。“熹宗”號的主炮火力立即轉向了“新罕布什爾”號,而其右側艦體上沒有被摧毀的副炮與速射炮則瞄準了衝過來地美軍驅逐艦。
僅僅五分鐘後。噩運就降臨到了第11艦隊的頭上。
“太祖”號在捱了近二十枚十六英寸穿甲彈之後,因為艦體嚴重右傾。三號鍋爐艙進水,為抽水機提供電力地獨立電機被摧毀。加上九門主炮損失了八門,該艦不得不向左轉向,脫離了編隊。
因為美軍的輔助戰艦全都集中在了主力編隊的後方,所以美軍沒有出動驅逐艦去攻擊撤退的“太祖”號。張海波也就沒有安排驅逐艦去掩護“太祖”號,只是讓完成了偵察任務,剛剛返回編隊的二艘輕巡洋艦靠了上去,為“太祖”號提供支援。
同時,與“太祖”號交手的“新罕布什爾”號地情況也極端糟糕。
在“太祖”號撤退地時候,“新罕布什爾”號僅剩下三門主炮還在開火,而且其艦體也下沉了大概三米。最重要的是,“熹宗”號在向“新罕布什爾”號打出第二輪齊射地時候,就用一枚穿甲彈幹掉了該艦的火控雷達與火力指揮中心,而該艦地備用火力指揮中心在此之前已經被“太祖”號打出的炮彈摧毀掉了。也就是說,“新罕布什爾”號剩下地三門主炮也變成了擺設。
看樣子,勝利的天平開始向第11艦隊傾斜。
如果“新罕布什爾”號打不過“熹宗”號,那麼美軍第51艦隊就只有“內布拉斯加”號還能繼續戰鬥,而第11艦隊裡還有至少二艘戰列艦可以繼續作戰。繼續打下去,斯普魯恩斯絕對無法獲得勝利。
只是,現在說鹿死誰手,還為時過早。
隨著雙方的輔助戰艦投入戰鬥,雙方指揮官要做的都是保住遭到重創,已經撤出戰鬥的戰列艦。說白了,不管受損有多嚴重,只要能夠返回後方的港口,就能在幾個月的時間內修復。而修復一艘戰艦,肯定比建造一艘新的戰艦便宜得多。
此時,除了還在戰鬥的四艘戰列艦之外,戰場上的主力就是雙方的驅逐艦。
九點二十分,在二艘負責掩護的輕巡洋艦被打成了篩子的時候,四艘美軍驅逐艦在距離“熹宗”號大概八千五百米的地方轉向射了魚雷。這遠遠超過了美軍常用的重型魚雷的射程,顯然美軍裝備了威力更大,速度更快,射程更遠的重型魚雷。
三分鐘後,繞到“俄亥俄”號南面的六艘“花”級驅逐艦也在距離敵艦大概五千米的地方轉向射了魚雷。
一時之間,雙方主力編隊後方的戰列艦都脫離了編隊,開始規避射來的魚雷。
“太宗”號戰列艦上,白佑彬目不轉睛的看著遠處的那艘美軍戰列艦。
“內布拉斯加”號戰列艦上,斯普魯恩斯也在盯著西南面正在進行戰術機動的“熹宗”號戰列艦。
毫無疑問,二位指揮官都希望魚雷攻擊能夠奏效,能夠藉此奠定勝局!
第十二卷 勝利之途 第三十三章 … 草草收兵
堅持的結果不是獲得勝利,就是承受更慘痛的失敗。
九點二十五分不到。在艦體嚴重進水。轉向已經非常不靈活的情況下。“熹宗”號只勉強避開了迎面射來的二條魚雷。隨即就被三條魚雷連續命中。
即便是沒有受損的戰列艦被三條重型魚雷擊中。結果也會極為悲慘。
另外。美軍使用的不再是以往那中口徑五百三十三毫米(二十一英寸)的重型魚雷。而是口徑六百三十五毫米(二十五英寸),採用了日本氧氣魚雷的技術,雷頭裝藥量達到了六百七十五公斤(一千五百磅),航行速度超過了六十節,射程至少十二公里的大型魚雷。這種魚雷,一條就能重創一艘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