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僅只是為了完成這次的作戰行動,白佑彬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到時候,不管是幹掉大西洋艦隊,還是幹掉那二艘“前衛”級戰列艦,北大西洋上的局勢都將出現重大轉變,英國海軍將喪失反攻歐洲大陸的能力。
只是,白佑彬並不僅僅只為了完成這次的作戰行動。
在與陳錦寬交流的時候,白佑彬就清楚的意識到,北大西洋上的戰鬥不但決定著歐洲戰場上的局勢,決定著英國海軍的未來,決定著德國在下一階段戰略行動中的態度,還決定著太平洋上的戰局。
如果能夠打痛英國海軍,美國就不能袖手旁觀。
在此情況下,美國很有可能從第二批“衣阿華”級戰列艦中抽調出一部分,用於加強協約國在北大西洋上的制海力量,協助英國戰勝第四艦隊。
到時候,哪怕美國只留下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其太平洋艦隊的實力都將大打折扣。這樣,在進攻新喀里多尼亞與澳洲大陸的時候,帝國海軍的壓力就將減輕許多,從而更加順利的完成西南太平洋上的戰略進攻,為最終奪取太平洋戰爭的勝利打下基礎。
可以說,這才是陳錦寬派遣白佑彬前往第四艦隊的主要原因。
即便陳錦寬沒有明確要求白佑彬能夠在大西洋上擊敗美國艦隊,可是按照陳錦寬的意思,除了要讓英國海軍殘廢之外,還必須吸引美國海軍的兵力。如果能夠在海戰中幹掉幾艘美國海軍的戰列艦,那麼白佑彬就將成為帝國海軍的頭號功臣。而陳錦寬許下的“諾言”是,白佑彬將從此成為帝國海軍元帥的熱門人選。
不管是從個人,還是從海軍,乃至從帝國的角度出發,白佑彬都希望能夠使這次的作戰行動獲得最大限度的勝利。
如此一來,他就必須儘量確保在殲滅英國大西洋艦隊的情況之下,幹掉二艘“前衛”級戰列艦。
問題就在這裡,僅憑第43艦隊的實力,他根本辦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