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4 / 4)

小說:巨浪 作者:

信重新組閣。

只是,憲宗、孝宗、武宗三位皇帝都勵精圖治,且把重點放在了對外擴張上,需要資本家,商人的支援,對待內閣政府相對寬鬆。

問題是,誰能保證今後的所有皇帝都如同憲宗、孝宗與武宗?

不說今後,世宗皇帝就已經讓資本家感到心寒了。

因此,削弱皇權,約束皇帝成為了當時所有有遠見的資本家的共識。或者說,必須要確立一套新的政治體制,在該體制中,皇權是次要的,甚至沒有任何影響力,同時政權必須掌握在資本家的手裡。

內閣是理想的選擇嗎?

當然不是,如果內閣掌握了所有大權,那麼內閣就將成為新的“皇帝”。畢竟,皇權對資本主義發展產生的影響並不是皇帝本人,而是高度集中的權力。

因此,新的政治體制中,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機構來限制皇帝與內閣的權力。

正是在此基礎上,“議政”的設想出現了。

所謂“議政”,就是所有資本家都有參政議政的權利,擁有發表政治觀點,並且建立政治基礎的權利。這個權利並不是平均分散在每一個資本家手裡的,而是由代表資本家的政客掌握。

另外,為了賦予“議政院”實質的權力,議政院必須具備監督內閣政府的能力。

隨著“參政議政”思想的擴散,也就出現了篇首的那一幕。

內戰結束前,控制著帝國工業命脈的五十多個大家族的代表共同簽署了《自由與民主宣言》。並且迫使世宗皇帝接受了由五十個資本家族,以及代表帝國各行各業的數百名代表組成的“議政院”。

當時,“議政院”並不是後來的“議院”,因為議政院只有監督權,而沒有立法權。

直到數十年之後,隨著資本主義思想的普及與發展,議政院才演變成了後來的議院,並且掌握了立法權。

當然,以當時的情況來說,議政院的出現,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從此開始,資本家真正獲得了參政議政的實權。

明歷一百七十一年(公元1539年),出身南方資本家庭的嚴嵩改組內閣,共設十八個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