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貧乏地國家。如果能夠用技術換資源。義大利手裡還有一點本錢。最終。蕭鼎昆將幾個盟國地首腦凝聚在了一起。
在元首會議結束地時候。同盟國集團地四個主要成員國基本上達成了交換技術。以及用技術換資源地初步協議。當然。怎麼衡量各項技術地價值。以及技術換資源地可行性等等問題。都需要透過多邊與雙邊談判才能得到解決。相關地談判工作絕對是一件費時又費力地事情。特別涉及到幾個國家地多變談判。至少都要花幾個月才能達成一致意見。
無論如何。“開羅會議”是凝聚同盟國集團。集中同盟國力量地關鍵會議。
這次首腦會晤也開啟了同盟國集團地深入合作。並且為戰後地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礎。因為。在會議上。各國首腦不但商談了交換技術與技術換資源地問題。還重點討論了同盟國集團地下一步戰略走向。與戰略安排。為今後劃分各主要成員國地重點作戰方向做好了準備。戰後。正是根據各成員國地重點作戰方向。以及在各個戰場上地投入比例確定了戰後地世界秩序。以及世界新格局。
對帝國海軍來說。“開羅會議”最重要地成果還是蕭鼎昆與德國元首地單獨會晤。
這次雙邊元首單獨會晤中,確定了三個重要問題,其中有兩個與帝國海軍有關。一是帝國海軍與德國海軍未來二到三年內在北大西洋戰場上的聯合行動,二是帝國海軍與德國海軍的技術合作。
按照兩國首腦與元首達成地協議,在今後二到三年之內。帝國的戰略重點將放在太平洋上,力爭將戰略優勢轉化為戰略勝勢。在此期間,德國將主要承擔對俄作戰任務。為了削弱俄羅斯的戰爭潛力,帝國與德國海軍將盡全力絞殺北大西洋上的航線,特別是從美國(英國)前往俄羅斯的海上航線。
按照這一戰略規劃,帝國將幫助德國設計一種或者二種適合破交作戰的主力艦,並且向德國提供相關的技術。同時,德國將向帝國提供用來製造坦克的先進技術,以保證帝國陸軍能夠在二到三年之內打造出一支能夠在西北戰場上戰勝俄羅斯陸軍的強大裝甲部隊。並且與德國陸軍攜手擊敗俄羅斯。
由此可見。當時德國需要兩種戰艦。
一是強大地快速戰列艦,二是大型巡洋艦。
快速戰列艦將負責引開英國艦隊。並且牽制住英國艦隊。大型巡洋艦則負責北大西洋上地破交作戰行動。
當時德國正在設計H級戰列艦,也就是“俾斯麥”級的後繼艦。
按照德國海軍地規劃,“俾斯麥”級只是德國重振海軍軍備中的一種過渡型戰艦。H級(“俾斯麥”號在德國海軍中的編號為F,二號艦“提爾皮茨”號的代號為G,按此順序,下一艘主力艦的代號為H)才是德國海軍用來挑戰英國海軍,打破英國海上封鎖,奪取北海與北大西洋制海權的主力艦。
早在兩年前,德國海軍就完成了H級39年型的設計工作,只是其效能並沒有比“俾斯麥”提高多少,而且當時德國沒有能力建造這種大型戰艦,所以設計被徹底推翻。隨後德國的艦船工程師又推出了40年型,現在則發展到了41年型。
只是,不管是39年型,40年型,還是正在設計的41年型,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這也是德國急不可耐的希望帝國提供幫助的主要原因。以德國的技術水平,很難在同等排水量的前提下,設計出比帝國海軍“皇帝”級更強大的快速戰列艦。如果放開排水量,不但建造成本增加,建造週期延長,還將嚴重擠壓德國原本就非常有限的戰略資源,從而對陸軍,以及海軍其他戰艦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按照蕭鼎昆的承諾,七十四年(42年)一月份,帝國海軍就向德國提供了全面幫助。
當時,帝國海軍提供的不是“皇帝”級戰列艦的設計圖紙,而是江南造船廠在“皇帝”級乙型戰列艦上做出改進,最終因為“省”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順利完成而被帝國海軍放棄的“皇帝”級丙型戰列艦的設計圖紙。
相對而言,“皇帝”級丙型戰列艦比“皇帝”級乙型戰列艦有所提高,但並不明顯。
除此之外,帝國還向德國提供了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艦炮與配套彈藥的製造技術,並且幫助德國建立了兩條彈藥生產線。
只是在最終確定建造的時候,土耳其用資源“入夥”。
考慮到德國本土港口在英國海軍的封鎖之下,大型戰艦很難突破英國海軍的攔截,所以最終將建造地點選擇在了土耳其的伊斯坦布林。為此,德國與帝國將分頭幫助土耳其在伊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