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成立的第二個月,三國代表在柏林簽署了“全面同盟條約”,“同盟國集團”正式宣告成立。
可是,真正引發這場戰爭的美國卻沒有急於參戰。
畢竟,從根本上講,正是美國的瘋狂擴張從根本上動搖了大明帝國的霸主地位,傷害了大明帝國的利益,並且迫使大明帝國臥薪嚐膽,在積聚了足夠強大的力量之後,發動軍備競賽,將世界推到了戰爭的邊緣。
另外,美國也是當時西方國家中,海外利益最多的國家之一。
即便美國擁有的殖民地非常有限,可是透過《門戶開放》協議,美國獲得了瓜分其他國家海外領地的機會。
戰爭爆發前,美國沒有參與“協約國集團”,也沒有參加“同盟國”集團。
毫無疑問,美國的選擇是明智的。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擁有世界第二龐大的工業體系的美國在軍事實力上遠遠比不上排名第一的大明帝國,甚至比起歐洲的英國與德國都差了很多。
當時,美國僅僅只有十二艘無畏艦!
另外,美國陸軍的常備軍只有二十萬!
這種規模的軍事力量根本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甚至無法確保美國本土在戰爭中的安全。
說白了,真打起來,美國將成為第一個倒下的國家。
正是如此,戰前,美國選擇了中立政策,並且著手改善與大明帝國的關係,甚至將其太平洋艦隊的規模削減了一半。
在歐洲與大明帝國捲入戰爭的時候,美國更是站在了一邊。
當然,這並不表示美國沒有進行戰爭準備。
按照當時的情況,協約國集團很難在戰爭中取勝。
從海軍實力對比上看,如果同盟國為一百的話,協約國只有七十。工業實力方面,協約國只有六十五。資源方面,協約國有八十七,人口方面,協約更是隻有四十八。
也就是說,只要戰爭打下去,協約國集團將遭受自“明歐戰爭”以來最為慘重的失敗。
如果協約國戰敗,美國很難獨善其身。
說白了,到時候美國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承認大明帝國的霸權地位,將之前數十年獲得的利益吐出來,重新淪落為二流國家,永遠失去與大明帝國較量的能力。
二是背水一戰,可是需要擊敗的不僅僅是大明帝國,還有與大明帝國綁在一起的德意志帝國與奧匈帝國。
再說了,美國的國力並沒有超過協約國集團,如果連協約國集團都無法戰勝同盟國集團的話,美國憑什麼單獨戰勝同盟國集團?
因此,美國不可能一直呆在戰場外面。
按照當時的情況,美國只能暫時避開戰爭,利用協約國集團爭取到的時間,迅速提振軍備,擴大軍事力量,趕在協約國戰敗之前參戰,並且最終擊敗同盟國集團。
到時候,美國不但能夠獲得勝利,還將成為協約國集團的主導國。
顯然,美國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亮。
只是,戰爭會按照美國的計劃發展下去嗎?
相互宣戰之後,法國,德國,俄羅斯與大明帝國首先在陸上交戰。當時德國與俄羅斯都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境。
相對而言,海上戰爭並沒有迅速到來。
明歷五百四十七年(公元1915年)元月,經過了充分準備之後,由帝國南洋艦隊為主,得到了東洋艦隊與北洋艦隊加強的帝國遠征艦隊從獅城出發,踏上了奔赴大西洋,支援大西洋艦隊的征途。
當時,駐紮在直布羅陀與維德角群島的帝國大西洋艦隊(前遠征艦隊)已經與西班牙海軍艦隊發生了幾次小規模戰鬥,損失並不慘重。另外,西班牙軍隊吸取了以往的經驗,並沒有立即進攻防守堅固的直布羅陀要塞。
五月底,帝國遠征艦隊抵達維德角群島。
次月初,德意志帝國的公海艦隊從基爾港出發,強行穿過了朗厄蘭海峽,殺入北海。
兩日後,在帝國遠征艦隊到達之前,德國公海艦隊與英國本土艦隊在北海海域遭遇,爆發了有名的“日德蘭海戰”。
對於新興的德國海軍來說,這場海戰絕對是最嚴峻的考驗。
說白了,這也表明德國人在海戰經驗方面的嚴重欠缺。
按照最簡單的方法,德國公海艦隊也應該等到帝國遠征艦隊到達之後才殺入北海,與帝國遠征艦隊一起絞殺英國本土艦隊,完成奪取制海權的任務。結果,德國公海艦隊在最不恰當的時候,以最不恰當的方式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