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滅聯合艦隊。
要是第12艦隊殲滅了聯合艦隊,就算陳錦寬授予白佑彬少將軍銜,也不會有人說三道四了。更重要的是,第12艦隊的每一名官兵都將成為擊敗日本地功臣。當然,如果接下來繼續炮擊東京灣內地日本港口與城市,恐怕日本政府就得考慮投降的事宜了。
想到這,白佑彬露出了一絲笑容。
對很多人來說,機會就在手邊,區別只是有沒有膽量去抓住機會!
第五卷 迴天夢滅 第三十三章 … 絕望之旅
二十五日,由“臺灣島”號、“泰山”號、“華山”號與“嵩山”號戰列艦,“決定”號與“決意”號重巡洋艦,“荊江”號、“灃水”號、“修水”號、“烏蘇里江”號、“松阿察河”號與“挽力河”號輕巡洋艦,“錫山”號、“奉化”號、“臨安”號、“富陽”號、“寒亭”號、“安丘”號與“諸城”號驅逐艦組成的第三艦隊到達戰場。
按照現行的海軍艦隊編制,第三艦隊將暫時編為第14艦隊,由羅清遠指揮。
大概是不滿這種指揮體系,第三艦隊司令官郭懷平留在了達沃,率領艦隊的是參謀長陳震鐸。
實際上,陳震鐸也很是不滿。
之前,他是南洋艦隊的分艦隊司令官,當時羅清遠不過是一艘戰列艦的艦長。
當然,不滿歸不滿,在新的“遊戲規則”下,即便陳震鐸不打算給羅清遠面子,也得給戰區司令祖壽清面子。
二十七日,在陳震鐸的率領下,第14艦隊炮擊了九十九里鎮,以及附近的日軍營地。
情況與祖壽清預料的差不多,日軍在九十九里濱一帶的防禦相當薄弱,因為從各種條件看,這裡都不是理想的登陸場。不說別的,戰列艦隻能在距離海岸線十公里外的海域活動,就連巡洋艦也只能在距離海岸線七公里外的海域活動,再靠近的話。就將進入淺水區,戰艦隨時有可能觸底擱淺。
同樣地,大型登陸艦隻能在距離海岸線十公里外停泊。
也就是說,登陸艇必須航行十公里才能到達海灘。一般情況下,登陸艇的航速不會超過十二節。如此一來,登陸艇暴露在海面上的時間超過了半個小時。即便不考慮這半個小時對陸戰隊官兵有多大的影響,也會讓日軍炮兵有足夠的時間轟擊登陸艇。
另外,海灘上的情況也不太理想,主要是沙地過於鬆軟。
別說車輛。人員上岸後都很有可能陷在沙地裡爬不起來。在這樣的條件下,陸戰隊還怎麼戰鬥。怎麼進攻?
當天,日軍沒有還擊。也沒有做相應的部署調整。
畢竟,在此之前,頂替第1艦隊的第13艦隊一直在房總半島東面海域活動,而且時不時用炮火“騷擾”沿海城鎮。
也許,日軍將這次地炮擊當作了一次“騷擾”。
第二天。第14艦隊的炮擊不但沒有減弱,反而開始向內陸延伸。同一天,一支陸戰隊地偵察部隊上岸,開始引導艦隊炮擊內地的日軍軍事目標。
這時,日軍才反應過來。
當然。日本炮兵地還擊對艦隊基本上沒有威脅。當時日本陸軍裝備的重型火炮並不多,而且受到海灘環境的限制,大部分火炮都部署在海岸線後方五到八公里處。而陸軍火炮的射程幾乎都在十五公里之內。也就是說,日本陸軍的火炮很難“購得著”海面上地戰艦,甚至對貼近海岸線的驅逐艦都沒有多大的威脅。
當天晚上,日軍就做了防禦調整,一支部署在茂原的旅團向九十九里方向轉移。
次日,第14艦隊轉移陣地,開始炮擊茂原附近的日軍營地。甚至在當天下午炮擊了千葉南部地市原城。
這輪炮擊不但重點“照顧”了日軍的軍事目標。還重點打擊了市原與茂原的火車站,九十九里鎮西北的東金鎮等交通樞紐。
從這些跡象足以判斷出。這是登陸前的前期炮火準備。
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登陸作戰的難度,確保陸戰隊順利上岸,在前期炮火準備中,除了重點打擊敵人的岸防陣地以及軍事設施之外,還要儘量破壞通往登陸場的交通基礎設施,使敵人不能迅速向登陸場派遣援軍。
因為在以破壞為目地地炮擊中,比如上次大戰帝國海軍突襲長崎,主要打擊的是軍事目標與工業目標,交通基礎設施並不是重點打擊物件。所以,是否在炮擊中打擊交通設施,特別是道路交通設施,成為了甄別是否是登陸前地前期炮火準備的關鍵依據。
三十日,登陸艦隊到達預定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