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量也超過了三萬噸,但是隻配備了二百八十毫米(應該是二百八十三毫米),即十一英寸口徑的主炮,因此兩艦最多隻能算是戰列巡洋艦,而不是戰列艦。
實際上,這兩艘戰艦與帝國地“長江”級戰列艦很有淵源。
戰後,作為《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的簽署國,德國與法國一樣,獲得了用新式戰艦替換老式戰艦的權力。也就是說,德國可以在條約規定的期限內,建造數艘在條約規定範圍內的主力艦替換老舊的無畏艦。
問題是,戰後爆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不但摧毀了德國海軍的夢想,還讓德國海軍的經費捉襟見肘,難以為繼。當時,德國是歐洲遭受經濟危機影響最嚴重地國家,而德國又是傳統地大陸型強國。從現實來看,德國首先要考慮的肯定是法國與俄羅斯地威脅,而不是來自英國海軍的威脅。如此一來,德國有限的軍費只能投入陸軍建設,海軍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上,甚至是可有可無的位置上。
隨著越來越多的前無畏艦與無畏艦退役,德國海軍出現了力量真空。
當時,德國首先建造了三艘“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說白了,就是打著戰列艦旗號,連戰列巡洋艦都比不上,只是比裝甲巡洋艦強大一些的裝甲艦。當然,其效能也是乏善可陳,沒有多大的實際價值。
後來,隨著法國開工建造“敦刻爾克”級戰列艦,德國海軍不能再等待了。
說來也怪,德國海軍的首要敵人是英國海軍,而不是法國海軍,可是,德國海軍一直將法國海軍當作了假想敵,幾乎所有戰艦的效能都針對法國海軍,而不是英國海軍。大概是德國知道無法打造出一支能夠與英國海軍抗衡的艦隊,才挑選了一個較弱的對手,從而降低了戰艦的技術效能要求。
因為十多年沒有建造過主力艦,而且德國一直嚴重缺乏建造大型戰艦的經驗與技術,所以從一開始,德國就向帝國提出了援助要求,希望帝國幫助德國完成新式主力艦的設計工作。正好,當時帝國正在準備建造“長江”級戰列艦。
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