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面對欽差採辦太監上吊這件事,朝廷中大部分人忙於驚歎方應物好生猛,在爭鋒中竟然能逼得欽差太監自盡,大大漲了文官計程車氣,簡直就是文官之光。
不過真正關心方應物的人卻無不擔憂起來,這事看似方應物威風凜凜了一把,但後續發展實在不可測,甚至弊大於利。
事情涉及到欽差太監,大臣們是沒有資格做出任何決定的,只能靜待天子的聖旨。
次輔大學士劉棉花一肚子話無法對人說,午後回了家,對夫人吐槽道:“當初給方應物王命旗牌時,我便有些不祥預感,現在看來或許真是個帶來麻煩的東西。
咱家這女婿走到哪裡都是卷在中間的風雲人物,遠去江南也能捅出一件大事來讓朝廷震驚。”
劉老夫人寬慰道:“未見得如此嚴重罷?那王太監的死難道一定賴在方應物身上麼?”
劉棉花嘆道:“你們婦道人家不知道朝廷大事,只怕要有人藉此事興風作浪。
自從去歲出了地震的事情,內監梁芳、韋眷等人今年被刻意壓制,如今時候也差不多了,如果有機會他們必然要出來鬧一鬧。
而朝臣顯然是不會眼睜睜看著他們鬧,最後大概還會是混戰一場,結局如何不可預料。”
梁芳、韋眷都是天子身邊的佞幸太監,以幫著天子吃喝玩樂和搜刮財貨得寵,與司禮監、汪直這樣的太監不一樣。作為正人眼裡的佞幸奸邪,近一年時間裡,他們被迫低調了一陣子。
確實如同劉次輔所預料的,他們不可能就此甘心被壓制下去當一個閒散太監,總要尋找機會重新奮起。
得知王敬上吊自盡的訊息後,梁芳與韋眷立刻前去拜見天子,撲在天子腳下嚎啕大哭。
“王敬無辜!他不過奉旨赴江南採辦,有什麼大的過錯?如今卻被逼的客死他鄉。不能回宮重新侍奉皇爺,這叫奴婢們倍感傷懷,淚不能止!
念及於此,外面臣僚今日膽敢逼死王敬。明日就敢逼死奴婢,不知到了那時候,還有誰能侍奉皇爺左右!”
天子亦龍顏大怒,不過他所知道的只是“王敬自盡”,其它並不瞭解太多,外面的議論紛紛未必能傳進他的耳朵裡。便又問道:“爾等聲稱是有人逼死王敬,到底是誰?可有實證?”
梁芳與韋眷皆不敢明答,到目前都是猜測,誰也不敢保證猜測就是正確的。這事不是可以隨便進讒言歪曲的小事,如果說得太死。最後又出現偏差,那就很容易被反告一個欺君之罪。
另外他們天子面前哭,只是藉此爭取更大的空間,博得天子同情,並非是刻意針對誰相鬥。當然。如果避免不了時,也不能退縮。
最後梁芳進言道:“皇爺大可差人在蘇州府查問,要明白情況並不難,坊間傳言可能與欽差大臣方應物脫不了干係。”
天子便傳下口諭,令欽差大臣方應物、東廠、蘇州府衙各自去查明真相併回奏。一家之言可能靠不住,但三家就可以對照看了。
有了梁芳、韋眷兩個大太監帶頭,其他一些被壓制的太監齊齊生了同仇敵愾心思。藉著王敬之死的由頭,大肆發洩情緒並聲討文官。
有在天子面前大哭特哭的,有在宮中私設祭壇祭奠王敬的,有跑到內閣喊叫罵街的,種種形式不一而足。
甚至還有太監在天子面前哭訴之後,便要拿方應物下獄的——別人不像梁芳、韋眷這種因為身份高導致顧忌也多的大太監。什麼話都敢隨便說。
這股風向讓朝廷中有識之士極為憂慮。好不容易藉著去年地震為理由,略略打壓了一下佞幸太監的各種妖風邪氣,宮中開支也大為削減,天子搞得亂七八糟的事情也少了很多,難道還能讓奸邪之徒就此翻身?
所以科道言官為主力。朝臣也紛紛上疏,指責內監故意小題大做,企圖憑空誣陷忠良。這也算是力挺方應物了,正所謂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一時間,朝臣的奏疏與內監的口水你來我往,本該平靜的年底又熱鬧了起來,倒是與去年這個時候很像。
而遠在蘇州府的方應物暫時還不知道朝廷的熱鬧,正在默默反省之中。不得不說,王敬自殺讓他陷入了巨大的被動,完全打亂了他的凱旋心情。
所以方應物忍不住想道,難道是他真做的太過火,不給王敬留一絲餘地?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足夠的承壓能力,受不了的自然就崩潰了。
不過轉念一想,別人心理脆弱又不是自己的錯!兩軍相爭還要照顧對方的心理素質?
正在這時候,天子的聖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