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能讓蘇州府上上下下,特別是有錢或者存有字畫古董的人家感到最驚悚的事情,當然莫過於貪得無厭毫無人性的採辦太監王敬又回來......
仔細想想就明白,松江府人為什麼會敲鑼打鼓的歡迎欽差大人方應物前往松江巡視?
傳言採辦太監王公公慘敗在方欽差手下後有過約定,王公公不許在方欽差所駐在之地為非作歹,無論方應物在哪裡,王公公須得退避三舍。
這個傳言還是相當靠譜的,從實力上來說,手握王命旗牌的方欽差足以壓制王公公,而王公公只要稍微識趣,肯定主動避著方應物。
反過來說,如果方欽差離開了東南首郡蘇州府,王公公會不會又捲土重來返回蘇州府?不敢說有百分之一百,但也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
蘇州府財富幾乎能佔據江南半數,又是古玩字畫收藏最豐富的地方,在別的地方搜刮哪有在蘇州府效率高?
若無方應物守著,王公公鐵定長駐蘇州不肯走的;又如果方應物不在了,王公公回蘇州府簡直順理成章,從任何角度分析都沒有不回蘇州府的道理。
想到這個後果,城裡城外的富戶都有些急了,特別是當初託庇於公館街避難的那三四十家。若採辦太監重回蘇州府,他們肯定要倒黴,而且肯定是最倒黴的。
所以在這個時候,本地人終於理清了一個邏輯,若不想讓採辦太監重新殺回來,那麼欽差大臣方應物就不能走。
再究其原因,方欽差之所以要走,就是被韓家造謠逼走的!此時韓家上下尚且沉浸在“反抗”成功的興奮氣氛中,卻不知不覺成了很多蘇州人眼裡的罪人。
韓雄有位兒女親家,喚作周成的員外在城裡開著鋪子,他聽到採辦太監可能會重回蘇州的傳言。覺得態勢有點不對,連忙出平門望韓家而去。
韓老爺正在豪飲美酒,見了親家便問道:“周賢弟先前不是說今日不來麼?怎的又匆匆趕到?”
周員外卻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因為到目前為止,方欽差什麼都沒有做。也沒公開說過任何話。所有的一切都只存在於人心猜測,不是事實。
他想了想才答道:“方欽差要離開蘇州,然後又聽傳聞說採辦太監要回來。而人人都說是韓家造謠逼走了欽差大人,對韓家頗為不滿。”
韓老爺先前沒想到過這方面,吃驚的將酒杯失手墜地,酒水撒到了身上也不自覺。
當時韓老爺雖然也覺得欽差大人認輸認的太乾脆,事情發展也太過於順利。只是他被興奮衝昏了頭,沒有往深裡細想,只道是自己算無遺策,一切盡在掌握......
周員外嘆口氣:“傳播流言最重要一點就是。不要讓人知道是誰開始傳的。
你做事雖然籌劃不錯,但執行過於粗率。這次你散佈訊息急於求成,做得太明顯,如今人人都知道這流言是你們韓家做的事情,實在是作繭自縛。”
韓雄陰晴不定。最後拍案道:“方欽差走便走了,誰能奈我何?別人難道還敢衝進韓家來對付我?縱然桑梓之間多有怨言,忍耐一些日子便可,總比被抄家好!
而且說不定那方欽差打著虛張聲勢、以退為進的主意,假意要離去,博取世人同情,叫我難堪!”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轉眼便到了傳說中的欽差離去之日。方應物站在公館門內庭院裡,對王英問道:“沒問題罷?”王英答道:“都暗示過了,應該妥當。”
方應物點點頭,提步上了官轎,公館大門立刻開啟。
傳說中每當地方清官離任時,本地士紳百姓總會有所表示。比如送萬民傘以及牌匾,或者上演一出“脫靴遺愛”的情景。
當方欽差的轎子出了大門後,便被數百人圍住了,仔細看的話會看到不少熟面孔,不過也有很多聽到風聲後湊熱鬧來看的。
方應物下了轎子。環顧人群道:“本官為公事按臨蘇州府,卻不料招至謗言滿城,意圖逼本官束手。雖清者自清,本官不屑於做口舌之爭,但也阻止不了流言,唯有暫避而已。”
你暫避不是問題,但可別把採辦太監再招來......有人高呼道:“人人都知道那是謠言,欽差老爺何必介懷!”
又有高呼道:“欽差老爺乃天子欽命,手握王命旗牌,還怕什麼韓家,怎麼能躲著他們!”
方應物仰天長嘆,“本官雖有王命旗牌,但是用來剷除奸邪的,不是用來捕風捉影、為一己之私對付民眾的!”
那人又高呼道:“欽差老爺何必如此自抑!為區區韓家,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