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商相公回信裡的意思,方應物既看懂了,又看不懂。看懂的是,商相公告訴他藉著此事參悟官場道理,沒看懂的是,商相公想讓他參悟什麼道理。
習慣了應試教育的人,突然面對啟發式教育,總是會很茫然的。剛從八股文題海里解脫出來的方應物便苦惱無比,商相公這個在關鍵地方從不說明白話的特點,真是令人揪心。
你老人家這種時候還開什麼玩笑,給個明確表態不行麼。突然就授權他去代替表態,美其名曰實戰鍛鍊,也不怕被坑死麼?
你老人家可是剛剛致仕的首輔宰相,說話是能隨便說的?叫他這小童生當代言人,也不怕壓垮了他。
他對內幕情況一所無知,怎麼去和提學官說?到底是說你老人家對提學官的所作所為很不滿,還是客套幾句,說你老人家對提學官的正直無私很讚賞?
雖然作為讀書人,替別人說話是一種習慣,寫八股就是所謂的代聖人言。但那也是看過了朱子集註才有的扯,此刻他又不明白商相公的心思,怎麼去代宰相言?
帶著重重疑問和替宰相發言的巨大壓力,今夜方小朋友註定要失眠了。
他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他下了床到外間,點上油燈看經書,結果這百試百靈的法子失效了,還是睡不著;他又走出房屋,在院中踱步,更是睡不著了。
最後方應物感到今夜左右也是不能入睡,便橫下一條心爬上了屋頂,坐在屋脊上對著月亮苦苦參悟起來。
凡題目都有規則,根據規則解題才會有答案。若將此事當成一道官場題目,那麼所依據的官場規則是什麼?好像上輩子看過的網路官文裡,十本有八本說是利益交換。
說起一個利字,都知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好像又少了點什麼。很純粹的只談利那是商人,不是官場,官場還有其他因素。
聖人是怎麼講的?方應物心頭忽然閃過一絲明悟,不知怎的想起了近ri讀書時看過的一句話。
在論語中,子曾經曰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但子又沒有曰,喻於義的一定是君子,喻於利的一定是小人。
那麼誰是君子,誰是小人?
或者說,誰當君子,誰當小人?
方應物感到自己抓住了關鍵之處,微微興奮起來,全副身心都投入了冥思苦想之中,彷彿忘記了外界一切因果。一刻鐘之後終於得出一個結論——既要把自己當成君子,將別人當小人,對自己喻於義,對別人喻於利;又要把自己當成小人,將別人當成君子,對自己喻於利,對別人喻於義,這就是官場!
對別人喻於利和自己喻於利之間的轉換過程,就是官場博弈!
或許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套規則,但最普遍的官場規則還是義利轉換和博弈!
剎那間,方應物因為這一句聖人言頓悟了,當即有醍醐灌頂的極大快感刷遍全身,他感覺自己境界真正超脫了常人!
難怪做官要先讀四書五經,聖人的見解確實深刻而有內涵,就看能不能讀懂了運乎之妙在於一心啊。
有那麼一瞬間,方應物感到世上萬物無不通通透透、洞若燭鑑的映在心底,自己彷彿站在蒼穹上俯視眾生。雖然這只是一種頓悟後自信膨脹產生的錯覺和假象,事實上不可能如此。
破解了題目,渾身如釋重負的方應物忍不住站在房頂上,對著月亮開懷大笑,洪亮的聲音迴盪在寂靜深夜的小山村中,幾乎驚醒了全村人的好夢。
看到是方小相公站在屋脊上飄飄yu仙,村民只好忍了,神人有神神道道的時候再正常不過了。
自此,上花溪村出現了神童對月悟道的傳說,後來傳到了全淳安縣,又傳到了全嚴州府,而且還將隨著方應物的名氣增加而繼續擴散下去。
十六年後,有個異想天開的王姓年輕人也學著方應物對月悟道。只不過他運氣略差,一不小心從梯子上掉了下來,養傷閒居的時候,只好對著庭院裡的竹子發呆成就了另一段玄之又玄的典故。
當然悟道只是悟道,不是飛昇,上不了天,還要回到地面。方應物又開始思考,他的利是什麼?大宗師的利是什麼?他如何與大宗師打交道?
他的利益,近期就是考中秀才,遠期就是中舉,這都是大宗師職權範圍內的。而大宗師的利就是探明商相公的態度麼?
細想其實並非如此,這是他後臺的利益,卻不是大宗師的利益。應該說,大宗師的利益是透過此事獲得後臺的繼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