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1 / 4)

小說:江山國色 作者:竹水冷

李重九聞言身軀一震,恍然言道:“天子如此之舉不是同時得罪了山東,關隴兩大士族,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溫彥博嘆了口氣言道:“使君一語道破,南朝士族只會風花雪月,哪裡可以依持,現在天下大亂,天子現在寧可暫避於江都,也不回東都西京,正是對於關隴,山東兩大士族的不信任。”

聽溫彥博這麼一剖析,李重九當下對天下局勢有種耳目一新之感,都說楊廣至江都暫避是昏庸之舉,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外人如何明白楊廣此時處境險惡。

話回眼前,自己眼下要對付的范陽盧氏。隋末大亂時,山東士族勢力已不如北齊之時,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死而不僵的盧氏,實際上就是掌握涿郡地方資源的無冕之王。從北魏至隋末,今五百多年,盧氏在被幽州早已是根深蒂固。涿郡現在九萬戶,而以李重九現在上谷,遼東,遼西三郡,加上懷荒,御夷兩鎮的戶數,還不到四萬戶,加上草原各部,也不過超過三萬帳,加起來還不及涿郡一郡人口。

李重九當下問道:“眼下范陽盧氏家主是何人?”

溫彥博言道:“為盧赤松,盧思道之子,現為河東令,聽聞與李淵乃是雅故,眼下涿郡老家之中是由盧赤松之弟盧子遷擔任主持大事!”

李重九點點頭,心道這兄弟二人一人在朝為官,一人在地方擔任族長,內外呼應。

李重九問道:“溫司馬是否認識盧子遷?”

溫彥博想了下言道:“卑職與盧子遷倒是不相識,但是盧赤松之子盧承慶,當年修禊之會時倒是作過幾首詩歌唱和,詳談甚歡。”

李重九聽了倒是點點頭,言道:“那好,如此我們就輕車簡行往涿郡一趟,我倒要見識一下范陽盧家。”(未完待續。。)

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

薊縣古城,一隊馬幫搖搖晃晃來到這座古城之下。李重九騎著馬,身著皮袍看著城頭上薊縣二字,不由一笑。不見一千三百年後的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這後世兩千多萬人口的天朝的帝都,按照今天的觀點,也不過是個數萬多人的小縣城罷了。

薊城,古稱為燕都或燕京,乃是戰國七雄中燕國的古都。後慕容鮮卑曾在此短暫立都,後又遷至龍城。薊城已有兩次為都的經歷。

數萬口百姓,現在不算什麼,在當時已是一方重鎮了,薊縣之地乃是古幽州之地最大的城池,北方第一重鎮,北地的百姓更習慣將此地稱為幽州城,而是不是薊城。城北那一片廣廈就是臨朔宮,正是當年楊廣徵遼時大本營的所在。而城南的水道,乃是大運河通濟渠終點所在。

這一趟風塵僕僕,從懷荒鎮出發,經太行八陘中的軍都陘,繞過長城邊關,來到這薊縣。李重九當然不是來懷古思情的。他這一番前往薊縣,可謂打算是先禮後兵,若是能拉攏范陽盧家最好,李重九將來可以重用,若是與范陽盧氏談判失敗,李重九也少不得狠心一把,將之抹去。

反正管你什麼士族寒門,能與我站一邊的就是戰友,不能與我為黨的就是敵人。

這時天剛矇矇亮,月牙還掛在天邊,無數要入城的百姓,商販都排著隊,排作了一條長龍,耐心的等候在城外。這薊縣乃是邊城,商販。番人最多,很多商販也不需開得證明。就可以直接入城。

城門兵卒檢查十分鬆懈,看了一眼就放之進去。李重九看了一眼身後排作的長龍。若是一一檢查過去,真不知城門要堵得多久。但是越是如此,越可以見的薊縣的繁華。

待到了李重九時,城門兵看李重九,以及一旁帳房先生模樣的溫彥博一眼,似起了疑心,而這時林當鋒上前,說了幾句話。城門兵見了林當鋒,當下露出個欣然笑意。點了點頭示意他們商隊進去。

進入城池,已可見的薊縣之繁華,一路街道走來,所見白米行、屠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炭行、生鐵行、磨行、絲帛行比比皆是。行人路上接踵摩肩,絲毫沒有受到戰亂的影響。

薊城在不久前遭到王須拔一次圍攻後,再也沒有遭遇戰事,雖是到處義軍起事,但是有了薛世雄,以及范陽盧家的坐鎮。還算在北地,讓百姓們多了一處安身立命的地方。

李重九壓低帽簷行走於城內看著薊縣之繁華暗暗點頭,而這時突然四周一片喧譁。李重九見左右百姓紛紛避道於一旁。李重九暗暗奇怪,只見一路手持長矛穿著土黃色戰袍的隋軍走了進來。列道於兩旁,將行人分開,開出一條路來。

之後就有十幾名僕役各拿著一盆水。於前面撒道鋪路,再往後就有僕役們在道路兩旁拉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