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1 / 4)

小說:江山國色 作者:竹水冷

全軍撤退回大營,各將率領兵馬紛紛返回大帳,李重九立即命人查點。不說自己本部,其餘各部也是皆遭到宋金剛的伏擊,都有一定傷亡。李重九當夜連忙命人安置傷員,檢查了一下陣亡,失蹤,被火燒傷,箭傷,刀傷,有千人之多,對於出戰的一萬一千大軍而言,傷亡比例接近十分之一。後來若非將尉遲恭挖來,連主將李重九本人都差一點喪命。(未完待續。)

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

這一戰受挫,李重九進行軍議,將眾將聚集一起,總結此戰經驗教訓。

“末將的部下沒有嚴格按照埋伏的軍紀,將馬嘴扎捆住,結果被宋軍的騎兵發現蹤跡,結果被敵軍圍困在谷內,令眾位弟兄來救援時,都損失不小,末將十分愧疚,甘願受可汗責罰。”

額託自卸鎧甲,上身坦露,站出身來跪在地上,言道:“可汗還請責罰末將。”

李重九站起身來,言道:“額託。”

李重九尚未說到一半,一旁王馬漢,英賀弗,孫二孃等人亦是一併站出身來,言道:“可汗,末將等一併請罪。”

李重九言道:“眾將不必自責,此戰不利首先在於本汗的責任。此戰之失,在於我料敵不明,宋軍雖作為流寇出身,但成軍已一年,士卒精勇強悍,操練有素,甲兵堅銳,絕非草原上未開化的契丹部可以相當的。而我軍雖是驍勇彪悍,但是紀律組織尚且不足。”

“其次在於將略上……”

這才是李重九應該反省的地方,他自知自己在將略上不過是中人之資,當初憑著運氣勝過尚未開化的契丹人一戰,至於臨陣指揮,兵法權謀上,與宋金剛這樣當世一流名將,還有著不小差距。這是沒辦法的事,自本朝太祖開國之後,雖有小戰事,但大體太平。李重九穿越前是商人,大學時雖是歷史系的,雖讀了一肚子兵書,都對於臨陣指揮上卻是不足。簡單說來就是統率值平平。

而李重九麾下將領,如蘇素。孫二孃,王馬漢。還是額託,英賀弗,他們不過是千人之將罷了。至於額託,英賀弗,作為室得奚中的傑出將領,他們對於千人的小規模戰鬥十分熟悉,但是若遇到這樣雙方各自出動,萬人以上的大會戰就都不合格了。總結這一戰,之前軍議上佈置下的計謀被識破。戰略戰術佈置,從頭到尾都是被宋金剛牽著鼻子在走。蒼頭軍唯一憑藉的,就是草原騎兵的機動性,無論進攻撤退都十分迅速,在局面不利下,可以隨時抽身離開,這才沒有釀成更大傷亡。否則若李重九部全換作是步兵,那後果可堪嚴重。

正待李重九與眾將商議之時,這時一名信使過來。言道:“太守,晉陽方面疾報。”

李重九在雁門,太原,上黨幾郡都有足夠的情報體系。這都是當初建立鏢局留下的人脈關係,所以太原發生什麼大事不需幾日,就可以傳遞到自己手上。

李重九將信接過一看。有三個內容,一是李淵以準備討伐劉武周。李重九為名義,在太原募兵招得兵卒上萬。

二是晉陽當地突然傳得流言。聲言隋煬帝意欲準備再伐高麗,這一訊息一時弄得人心惶惶。眾所周知在雁門之圍後,隋煬帝已是答允了罷遼東之役,眼下天下民亂四起,太原各郡一時民怨沸騰。

三是馬邑郡郡丞李靖,自鎖上變前往江都。

這三條看得相互不聯絡,但是推及在一起,卻是可以從蛛絲馬跡中剝離出很多東西來。從最後一條馬邑郡郡丞李靖自鎖上變前往江都。所謂上變即告發謀反之事,李靖若要告發百姓或者一般謀反之事,根本不需要自鎖前往江都。所以他自鎖前往,實際上是為了用官兵看押來保護他自身,李靖已是馬邑郡丞了,逼迫他自鎖上變,只能是告比他位分高一等的官員謀反,此人很可能還是他的主官。

第二征討高麗之事,純屬子虛烏有,眼下天下大亂,隋煬帝哪裡還有多餘的兵力,去征討遼東,此肯定是其他人故意製造的流言,令百姓對朝廷生惡。

最後李淵募兵之事,要討伐劉武周,李重九的事,但是十分堂而皇之的理由,挑不出一絲毛病。但是轉過念頭一想,在這時候募兵,到底是平叛還是叛亂,也不過是轉眼間的事。

李淵謀反就要眼前了,李重九看了訊息之後,心底彷彿有個時鐘在撥動。真是同人不同命,歷史上李淵起兵不過半年即席捲了關中,山西,而自己連打一個上谷郡都這麼不易,如此何日才能取得河北。現在擺在李重九眼前是,從易縣至范陽不過六十里,若是讓宋金剛將援兵送至范陽城中,那麼這一戰李重九就算告負了,只能無功而返。而明日這一戰,應該如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