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族長老們也不是愚蠢之人,他們心知如此,等於是將族中子弟都交到李重九,變相為質。不過奚族長老們都算識時務之人,當下商議了一陣後答允了,以奚族貴戚子弟六百人,還有烏侯秦水旁霫,鐵勒,契丹,室韋等原先依附汗國的各部頭人子弟三百人,一併組成萬勝軍。如此則是皆大歡喜的結果,李重九身邊親軍除了王馬漢的突騎團。又部署了一支草原遊騎組成的精銳。
萬勝軍成軍後,突地稽,崔序,額託。英賀弗他們正準備帶著其餘草原各部盡數散去時,李重九突聽聞李虎,蘇素竟趕到奚族汗庭來了。李重九心知蘇素乃一郡郡守。能讓他離開職守,親自來草原汗庭上的事。並非小可。
當下李重九在汗庭見了二人後,方才知道原來是為了雁門郡之事。
原來自開春以後。劉武周即率一萬大軍包圍了繁時縣。陳孝意,王智辨二人率軍孤城據守,日夜抵抗,堅守了有半年,但無賴糧草將盡。期間陳孝意是一直寫信往南,一路往太原,一路往江都,派人不斷向李淵,楊廣救援。但信件所去,如石沉大海,一直沒有迴音。陳孝意,王智辨似乎也知大勢已去,仍盡職盡忠,每天早晚都向存放皇帝詔勅的房間跪拜痛哭。城內守軍雖也都是忠於大隋,但此刻也已是人心惶惶。
李重九也明白,蘇素,李虎的意思,當初雁門被圍時,他也陸續給陳孝意,王智辨過,希望他們投靠上谷郡一方,如此他們就可以出兵救援雁門,或者以這為藉口與劉武周交涉,但是卻被陳孝意一口斷然拒絕,甚至還割了使者的右耳,甚至當著使者的面大罵李重九乃是賣國奸賊,與他勢不兩立。
李重九見了使者這慘樣,頓時大怒,當下索性不顧雁門郡之事,專心於向東開拓。
而現在繁時縣城破在即,若是自己再不聞不顧下去,那麼為劉武周所據後,上谷郡的東面將與劉武周接壤,直接面對這位定楊可汗的雄兵。到時兩家中間沒有緩衝,李重九就必須向東面投入重兵,以防備劉武周。
蘇素與李虎都是同樣的意思,唇亡齒寒,就算陳孝意不降伏李重九,但此刻也必須出兵,救下繁時縣。李重九點了點頭,當初自己在懷荒鎮為鷹揚郎將時,陳孝意對自己還是多有支援的,至今還甚承他之情。陳孝意雖不近人情,但是處事沒有私心,一片都是為了朝廷江山社稷。李重九雖因為使者被辱之事十分不快,後來想了想對如此人還是十分佩服的。
於是李重九決定率軍支援,這才是剛下馬鞍,又得重新披掛上陣。
當下李重九率突騎團,新編的萬勝軍兩千五百騎兵先行,而尉遲恭,趙全庭率三千郡兵隨後跟進,經由長城進入雁門郡內。同時讓李虎前往懷荒鎮坐鎮,防備突厥,而蘇素則秘密從涿郡前往上谷,與高楚,陳克率領兩千郡兵,三千新兵,以及駐紮在靈丘縣的五百番騎,走飛狐口分兩路救援繁時縣。
至於英賀弗,額託等四大統軍,持李重九金箭,向草原各部調兵,集結之後再準備西進。軍情如火,李重九率騎兵甩脫步兵一路疾行,十日之內,即趕到了繁時縣城下。所見一座孤城,為劉武周的大軍裡三層外三層包圍在其中。
城下劉武周的大軍,正在攻城,劉武周軍出動了雲梯車枕城攻擊,而城上守軍以滾木擂石油瓶投擲而下,奮勇抵抗。城邊烽煙處處,北城城樓正燃著熊熊大火,一點一點的崩塌。繁時縣的形勢現在如同危卵,頃刻可破。李重九當下號令左右將自己大纛,豎在城北,此外無疑告之城內城外,自己已是率軍抵達。
果真見到了李重九大旗,城下劉武周軍隊本是如浪潮一般,一波一波朝城頭攻擊的勢頭,頓時停止。鳴金吹號的聲音,在城外響起,攻城之軍返回了營帳,而隨即一支千餘人的騎兵,向李重九大纛所在的山丘方向佈陣。
現在蒼頭軍千里趕至都是人困馬乏,哪裡來的力氣廝殺,但劉武周此舉顯然是對李重九十分忌憚。
隨即劉武周軍中派出使者來到李重九陣前。那位使者也是之前李重九的老熟人,出使過一趟的郎將黃子英。
這黃子英一見李重九即開山見山的指責言道:“李使君,我們可汗一貫對足下十分恭敬,兩家也是交好從不曾交兵,之前突厥可汗數度有意,起兵攻打懷荒鎮,都被我家可汗一力勸阻,在突厥人面前替使君美言,而眼下使君率軍前來,干涉我們攻城之事,這豈非恩將仇報。不僅令我國上下十分憤慨,且是人神共憤啊!”
見黃子英噼裡啪啦說了這麼一堆,而且又是如此堂而皇之。李重九不由一笑,言道:“黃郎將誤會了,我率軍來此並非是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