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大都集中在世家門閥手裡,至於寒門之中識字讀書可謂是鳳毛麟角。
隋朝時文帝楊堅,還廢除了縣學,用道德經上的話解釋,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楊堅此舉就是認為,老百姓識字純屬添亂,愚民政治才是王道,楊廣即位後,天下才恢復縣學。
而這一段李重九去雁門郡,懷荒鎮一直是王馬漢,曇宗二人湊合著,延用一些他原先制定的規矩,再加上草市的管事陳良行,在一旁操辦,這才勉強搭起架子了。
之前人口基數低,這麼辦,還能勉強湊合著兩三個月。而眼下隨著三千戍民的加入,李重九敢保證,只要自己一離開懷荒鎮,不出一個月,馬上天下大亂。
看著戍民吃喝得痛快,李重九當下決定先將,這七千人算得上知識分子,全部召集起來,先將懷荒鎮的班子搭建起來。
次日,李重九決定在城內,貼出招賢令,凡是一技之長,皆可以來報名,錄用之後,先給錢一貫,日後給予優厚的待遇。
訊息一出,當下報名之處,一下用來兩三百號人,皆願意來一試。
李重九見人太多,於是先撿讀過一些書,認得字之人錄取,其餘人先留下資料,日後再行甄別。
於是有一百二十多名自稱是‘讀書人’的,要應聘崗位,李重九決定將他們考校一番。
考校員工能力,對於企業的ceo而言,是一項基本技能。
考核這一百二十多名讀書人,若李重九一一詢問,那兩天兩夜也完成不了。
李重九先給他們筆墨紙硯,讓他們將自己的履歷,所長的方面,對懷荒鎮有什麼想法建議,以及理想的薪酬,還有自己想要擔當的崗位,讓他們一一寫出。
這就相當於現代,畢業生最基礎的求職簡歷了。
李重九的要求並不高,他要的這些人將四書五經倒背如流,只要能識文斷字,文章通順就行。
李重九在一旁幕布之後,看著這些讀書人的表現,只見大部分人都在抓耳撓腮。
當下不到半刻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