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答應不答應?”
突地稽聽烏古乃之言,雙目望著大帳頂端,重新從椅子坐下不言語了。李重九看了烏古乃一眼,心道兒子倒是比父親,更有膽色多了。
李重九沒有言語,看向突地稽。突地稽深吸了一口氣言道:“烏古乃的意思,就是我們全族的意思,君侯意下如何?”
李重九當下站起身,言道:“既是可汗將部族皆交託於我,我絕不敢有負!”
眾人聽了李重九之言,皆是紛紛點頭,放下了心事。突地稽面有愧色言道:“我身為族長,待族人絲毫沒有幫助,既然如此,以後我遼西靺鞨上下一切就聽可汗的吩咐了。”
李重九面色平靜,但心底卻是大喜,到了此刻他終於收服了遼西靺鞨。當下李重九對突地稽言道:“族長,還請讓我的部下額託進來!”
“諾。”突地稽當下以部屬之禮與李重九說話。
不久後額託入內,抱拳向李重九問道:“可汗,有何調遣?”
李重九言道:“統軍額託聽命,你立即動員帳下所有青壯,三日之內趕來這裡,與靺鞨部會合,誤期不至斬。”
額託聽了當下大喜,心知李重九已收服了遼西靺鞨部,當下言道:“諾,可汗。”
聽得李重九調動奚部前來救援自己,突地稽,烏古乃等人神色都是大喜。突地稽言道:“若是我們緊守三日。足可以抵禦羅藝的大軍。”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不必一戰,我們向羅藝詐以求和就是。”
當夜。突地稽,烏古乃率領靺鞨戰士備戰。一面派出使者向羅藝求和,聲言願意降伏。當日使者返回營中,說羅藝以為靺鞨見自己大軍齊集而膽怯,故而主動投降於是不疑,只是令靺鞨人將昨日射殺他之人交出。
這邊雙方使者互來商談,商量細節,雙方談得一切順利,結果到了次日晚上,羅藝卻突然率領輕騎渡河夜襲靺鞨軍大營。哪知羅藝大軍進入之後,卻發現是一座空營。原來李重九當夜早就帶著靺鞨人,早早離了這處大營,見羅藝襲營,芳兒在四面放起火來燒山。
原來以為一切在自己算計之中的羅藝,狼狽地率軍撤退。火勢燒了一夜,待羅藝準備率軍次日再戰時,偵騎卻稟告說有大股奚人騎兵,從奚族牧地趕到。支援靺鞨人。羅藝不明敵勢,於是撤軍返回柳城。羅藝撤軍之後,靺鞨人倒是保住了故地,不會百里遷徙。而李重九更是因此將勢力,深入了遼西郡。
突地稽歸附李重九後,將現在遼西郡的情況更是一五一十。毫不保留的道出。
這遼西郡原本是鮮卑中慕容部的龍興之地,居住原是鮮卑慕容部。段部之人。慕容部吞併段部後,在此遼西郡先後建立三代燕國。到了最末一代的北燕,魏太武帝伐北燕,在此遼西苦戰。此戰也是南北朝中鮮卑拓跋部與慕容部之間的最後對決。
最後魏太武帝拔燕都龍城,終而滅掉北燕。後魏太武帝引兵西還,徙營丘、成周、遼東、樂浪、帶方、玄菟流郡民眾三萬戶於幽州。聽突地稽說到這裡,李重九記得到了後世只餘下金庸小說中,姑蘇南慕容仍矢志復國,慕容復的祖先慕容龍城的名字不知是否從燕都龍城而來。
但是對於額託而言,卻是另一番感嘆,李重九詢問才知道,原來當初五胡南侵,鮮卑大舉南下,留在故地不願去中原鮮卑人,與其他部落結合成立了新部落。而額託就是鮮卑內遷後,留在故地的鮮卑遺族,正是出自鮮卑慕容部。李重九也算了解,奚族,契丹兩族中部落族長,則是大多出自鮮卑宇文部,與慕容部,段部都是東鮮卑的一支。
突地稽繼續言道,後來遼西,遼東一地,最後漸漸荒蕪,到了隋時,兩代帝王要伐高句麗,才重新重視起邊郡的防禦來。朝廷建營州大道,以供給軍糧至懷遠鎮。而隋煬帝征討高句麗時,也是率百萬大軍走營州大道,至遼東郡的。
不過現在遼西郡依舊人口不興,整個郡中在籍不足千戶,尚不如內地一縣的人口。至於當初建在白狼水河谷中,慕容部龍興之地龍城早已在戰火中廢棄。現在羅藝將所轄遼西郡的郡治,在於龍城以南的柳城。柳城乃是這時內地往遼東輾轉的咽喉重地,相當於後世遼西走廊的山海關,現在也是遼西郡內唯一的城池。
而遼西郡內除了部分漢人以外,主要是靺鞨族,丁零族,其餘就是偶爾過境放牧的奚人,以及契丹人。遼西郡丁零族已是漢化,表面上依附於羅藝,但實際上依舊持中立。
突地稽的遼西靺鞨控制大概有三分之一,丁零人控制另外三分之一,至於羅藝只是控制著柳城,以及營州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