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2 / 4)

小說:江山國色 作者:竹水冷

人一併關押,不許給與飯食,並傳我令下,若是有哪家商行罷市罷業一律抄沒其業。”

李重九處置雖已鐵腕,但是實際上知道,此只能治一時,卻不可長久,飛狐縣暫時如此可以,但若推廣其他縣即無法。眾所周知。自秦後終於實行郡縣之制,郡縣制的核心,即改周王朝封建之度,以中央官員治理地方。到了隋時。又將郡縣地方的佐貳官徵辟權從刺史,太守的身上,收歸朝廷之有。使得中央對地方控制力進一步加強,但即便如此。朝廷對地方的控制之力,也僅僅是到了縣這一層。

對於縣以下控制。隋是以三老以掌教化,以里長,黨長一級一級。古時通訊落後,交通不便,中國人又奉行老死不相來往之信條,地方一村一鄉的人,大部分都是一輩子沒有出過村子範圍,去外面的天地看一看。眼下李重九有力控制一縣,說白了,就只是一個縣城,但是要真正整合勢力,還是需靠這幫地頭蛇。要控制地方談何容易,不僅要地方勢力配合,更關鍵是眼下大隋乃是正朔,百姓雖對楊廣恨之入骨,但地方世家官吏呢,李重九在所有人眼底乃是反賊。

正在李重九想著這些時,突然接到緊急軍情。

原來劉武周殺王仁恭佔據馬邑郡之後,即開倉賑貧,馳檄境內,得軍萬餘人,並自稱馬邑太守。這劉武周本就是出身馬邑的土豪,他起事之前即已得到馬邑郡內豪傑上下擁護,一殺王仁恭之後,更是乘機開倉賑濟災民收攏人心,眼下馬邑郡已完全為他掌握之下。而眼下李淵正在太原郡與王須拔,魏刀兒的十幾萬流寇激戰無暇分身平叛,於是令雁門郡郡丞陳孝意,虎賁郎將王智辯從雁門率軍平叛。

當下劉武周率軍迎戰,兩軍激戰初期,劉武周處於不利,被圍於馬邑桑乾鎮。誰知他在這時轉而投靠突厥,始畢可汗出動突厥鐵騎,幫助劉武周大敗陳孝意

,王智辯二人。劉武周乘此之機起兵不到一個月,即併吞了婁煩郡,並向雁門郡出兵。若是雁門郡一失,李重九從懷荒鎮通向飛狐縣的道路即中斷,故而不能坐視。可是眼下飛狐縣尚未真正降伏,李重九還無法出兵,與劉武周爭奪雁門郡。

李重九,李虎,蘇素,孫二孃,趙萬三,高楚等人一併商議接下來的對策。

蘇素言道:“眼下民心不服,在於名不正言不順,士民們不知我們到底是匪,還是官,故而對我們心存疑慮,要收服民心,當有一個名號,好讓百姓歸附。”

高楚聽了言道:“君侯,不如稱王好了,王須拔不過一介流寇,也自稱漫天王,自稱國號為燕,以君侯之資遠勝於王須拔,何必甘於其後。”

李虎言道:“自稱王,不是正式與朝廷作對嗎?我郡四面皆是官兵,若是稱王,豈非給人攻打的口實。”

趙萬三言道:“我們眼下早已叛逆朝廷,與其遮遮掩掩的,倒不如挑起大旗,正式割取一方,我們稱王稱帝,也可向四方正式表露我們之大志,令有志於天下的四方豪傑歸附。”

李重九雙目一挑,只見趙萬三眼光精光四射,顯然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稱王稱帝,亦未嘗不可,後世有緩稱王,高囤糧之言,但是稱王確實在初期可以大舉凝聚內部上下士氣,以及向四方展露自己的大志,令豪傑來投,但不足之處就是會遭到周邊同等勢力的忌憚。李重九眼下若要從大隋自立而出,稱王確實是一個好的途徑。

“若實力不足,則不可擅越,如此徒然取禍之道,你看那些驟起稱王稱帝的不過曇花一現罷了,幾人能支撐到最,以我們三鎮之兵,不過數千,民不過數萬,要稱王實力不足匹配,不如先取了上谷全郡再作定奪,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出聲乃是蘇素。(未完待續。)

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

上谷郡有六縣,郡治在易縣,另有淶水,遒,遂城,永樂,飛狐,一共六縣。但是除了李重九據上谷飛狐縣,另外五縣在當初王須拔,魏刀兒造反之後,大遭破壞,五縣皆被攻破,僅有飛狐縣一縣殘餘。現在王須拔,魏刀兒率十幾萬之眾轉而攻略恆山郡,準備大舉入晉陽,上谷郡則有魏刀兒麾下豪帥宋金剛(注一)率領兩萬人馬駐守。

這就是眼下上谷一郡的情況,蘇素提出奪取上谷全郡,再行遠圖的策略,實是一步一步穩紮穩打之言。

不過趙萬三卻言道:“上谷郡經流賊塗炭,現在已十分殘破,若要休養生息恢復昔日六縣之地最少需兩年,而眼下要憑著上谷之地,爭雄四方,暫時沒有可能。現在我上谷郡的形勢,劉武周在西,王須拔在東,而李淵在南,三強挾持之間,我需早定名位,方才能安定部下上下之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