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元曉二人見了,當下下馬,一併上前跪拜,言道:“參見王子大人。”
這白衣之人上前攙扶二人,笑道:“兩位大師,此去中土辛苦了,前幾日高句麗由乙支文德那老賊率軍,圍攻水口城甚急,王上苦無計策,但水口城就要失陷時,但一夜之間高句麗人突然卻全線退兵。王上說了必然是兩位出使隋廷成功,大隋再度徵遼,否則高句麗人絕不會突然退兵。”
空山元曉二人對望一眼。元曉與這位王子一貫交好,對方名叫金春秋(注一)乃是當今新羅真平王的侄兒,不過因其父早逝,故而也為真平王收養。
金春秋禮賢下士,不以自己乃是王骨貴族自居,故而甚得元曉欽佩。當下元曉言道:“王子不知,中土已生大變,隋廷失勢,所能控制者不過是江南之地,現在中土早已是天下大亂。”
金春秋哦地一聲,顯然沒有太意外,言道:“看來報良恩師說的不錯,隋廷徵高句麗乃窮兵黷武,其內部必亂,沒想到一語成讖了。”
說起報良法師的名字,空山元曉二人皆是肅然起敬。元曉言道:“不愧是建立了花郎軍的報良大師啊,居然未卜先知。”
金春秋笑道:“這也沒什麼,隋人利用我們牽制高句麗人,我們亦利用隋人對付高句麗,但是隋人自持乃是天朝大國,以為有雄兵百萬,就輕易可覆滅一國,那可是錯了,看這芸芸眾生之中,但凡再弱小之物也有自保的辦法,何況又是一國乎。”
聽金春秋之言,空山元曉二人皆是一併點頭,這位王子果真是睿智之人。
金春秋話鋒一轉言道:“不過話說回來,既然不是隋人出兵,那麼高句麗為何突然退兵呢?”
空山這時言道:“回稟王子,我們雖沒有請動隋室天子,但見到了現今的幽州刺史,在我們請求之下,他率軍攻打高句麗,不但破了白巖城,並全殲高句麗人一萬人馬。想來如此乙支文德才急急退兵的吧。”
“哦。竟然有此事,”金春秋當下露出頗不可置信的神色。“百萬隋軍都沒做到的事,這幽州刺史有多少兵馬。他倒是做成了,嗯,我明白了,高句麗主力皆在水口城一線,故而讓他撿了便宜,但即便是如此,也是相當不容易的啊。”
正是空山,元曉當下將李重九擊破高句麗人一戰的情由,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金春秋聽說李重九麾下居然有靺鞨。奚族,丁零各部之兵,當下不由驚歎,言道:“此真乃豪傑梟雄,我定要見上一見,不知他與乙支文德相較誰更勝一籌,我們便走便說,元曉你與我仔細說來,此人如何擊敗高句麗的。手中士卒是否真的那麼耐戰?”
當下三人說說談談,朝高句麗王宮而去。
金城所在之地,三面環山,一面臨海。乃是易守難攻之地,同時又交通便利,本來城池建在海邊。但自從百濟與外島的倭人結盟後,倭人一直渡海襲擾。故而新羅人將城池遷至內地。
三人一路行來,四面皆是高山。崇信佛教的新羅上,在不少山頭之上陽刻上大佛。三人雖邊走邊談,但每遇上這樣大佛,皆必須下馬至山下朝拜一番,方能繼續行走。
走了不遠既到了新羅王宮半月城。
半月城得名是因為土石建造的城牆成彎月形因而得名。新羅第四代王昔脫解得悉這裡是慶州水土最好的一塊寶地後,便從主人那裡搶了過來,命人在這裡築造月城。昔脫解因此城大受第二代王南解王的恩寵,被選為女婿,並繼承王位而成為第四代王。
之後一直到今日六百多年了,一直是新羅的中心所在。
半月城身在群山之中,左依密林,右靠湖泊。
此林大有來歷,乃是新羅金氏起源之處,相傳金氏之祖為嬰兒時,為父母拋棄掛在一林中籃中,後有人將之收養,後來將此林稱為雞林。而新羅金氏,就乃是當今王室,位居新羅骨品中最高骨品的聖骨,新羅王只有聖骨之品的嫡子,方能繼承。而次於聖骨的就乃是真骨。
三人入了新月城後,王室御林軍皆是列道而迎。
到入了王殿之內,三名老中青男子,皆是分別坐在各自位置上。元曉一眼看在眼底,不由心道這真是好大的陣仗,當今新羅最有權勢的人,皆是聚集在此殿之內。
坐在上首,王位之上的自是新羅真平王金白淨,雖是叉手而坐,但卻不怒自威。
而左首的乃是一位白鬚白眉的老僧人,這位乃是上文提及過創立花郎軍的報良大師,乃是新羅國中第一文武雙全之人。
至於右首的青年人,雖只有十八歲,但生劍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