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3 / 4)

小說:江山國色 作者:竹水冷

咄羅不過皮毛而已,契丹八部民眾才是肌理,沒有了肌理,皮毛又如何依附?”

薛萬徹聽了只能言道:“既然如此,我們先取冷陘山才是。”

定下方略後,薛萬徹,王君廓重新率領七千人馬上路。

兩日後趙國騎兵渡過潢水,一路之上遭遇少數逃往冷陘山的契丹人,但薛萬徹卻置之不理,只是命大軍加速行軍。

渡過潢水後,大軍輕騎抵達冷陘山,于山內遭遇剛剛逃過北岸的契丹吐六於部。

先鋒烏古乃率領三百靺鞨輕騎,以及兩百契丹鄉兵,向吐六於部發動襲擊。

吐六於部根本毫無戰意,接陣不過片刻,就全軍潰敗。

烏古乃俘虜五千契丹人,其中有兩千青壯,其餘牛羊上千頭,馬匹兩百,上百石穀物。

薛萬徹趕到時,聽聞烏古乃擊敗吐六於部,當下大喜,用殺牛宰羊犒勞士卒,在冷陘山飽餐後,轉道向南。

兩日之後,大軍走出丘陵,抵達一望無際的火兒慎草原。

這裡最早乃是商周中所言,鬼方之地,後為東胡人遊牧地,東胡人被匈奴人擊敗後,分作兩支逃至鮮卑山,烏桓山。

鮮卑山在北,而烏桓山就在火兒慎草原之上,在此一族為烏桓族,而至鮮卑山的為鮮卑族。

烏桓族為曹魏所擊敗後,居住鮮卑山的鮮卑人,從北向南遷徙,入主了火兒慎草原,之後晉室衰微後,乘勢入主中原。所以這豐茂的火兒慎草原,準確來說,也是鮮卑人真正的龍興之地。

之後鮮卑人拓跋部創立北魏後,火兒慎草原即為出自鮮卑宇文部的契丹人所有。

現在薛萬徹大軍抵達火兒慎草原。

注一:新唐書契丹記,契丹阻冷陘山以自固,與奚不平,每鬥不利,輒遁保鮮卑山。

注二:火兒慎草原,即科爾沁草原,火兒慎乃是鮮卑語,而科爾沁則是蒙古語,現在室韋人還未向南遷徙,在呼倫貝爾草原一帶遊牧。(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

火兒慎草原記載著東胡各族的興衰榮辱。

在商周之時,東北有三大古族,分別為肅慎、濊貊、東胡。

繁衍至今日肅慎即是靺鞨七部,濊貊大體為高句麗繼承,東胡分為烏桓,鮮卑後,烏桓滅亡,鮮卑多部漢化,唯有奚人,契丹人留在烏珠穆沁草原,火兒慎草原之上。

先是烏桓,為曹操所敗沒落後,同為的東胡的鮮卑人從鮮卑山遷至火兒慎草原,融合了烏桓人壯大後,入主中原。

鮮卑之後,濊貊族的高句麗崛起,歷史上高句麗為李唐所滅後,肅慎族後裔粟末靺鞨與高句麗遺民建立的渤海國,成為繼高句麗後,中原朝廷東北新的威脅。

契丹人與奚人一般,乃是鮮卑宇文部後裔,出自東胡人,契丹人從火兒慎草原崛起後,滅掉渤海國,建立起遼。東北三古族之一的濊貊族,自此退出舞臺,今日朝鮮半島上,新羅,百濟二國,乃是由三韓部落後裔,另一個時空中,在李重九麾下效力的金春秋王子,開創的統一新羅,與高句麗沒有任何繼承關係。

濊貊族滅亡,之後上千年在遼東舞臺挑起大梁的,是東胡與肅慎兩大古族的後裔。

契丹人建立的遼,為肅慎的一支黑水靺鞨,也就是後來女真所滅,女真人在中原建立金國,國祚百餘年。而滅亡金國的,則是與契丹人同為東胡後裔的室韋人,魏書中記載,室韋與契丹同出一源。以興安嶺為界,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室韋。

室韋也稱為韃靼,突厥人最早將室韋人。稱為三十姓韃靼,韃靼是突厥語,以後也成為室韋人的代稱。

室韋人的一支蒙兀室韋,蒙兀也譯作蒙骨,朦骨等,最後才以蒙古作為代稱。合不勒漢乘金國入侵南宋時候,在草原上建立蒙兀汗國,而合不勒漢的子孫鐵木真的黃金家族,也是在烏珠穆沁草原。火兒慎草原之上踏上了滅亡金朝的腳步。

蒙元覆滅後,女真人後裔建州女真,再度崛起,於火兒慎草原上的蒙古科爾沁部,率先投靠了努爾哈赤,成為滿洲的有力臂助,與滿洲皇室通婚,如歷史上孝莊皇后就是出自科爾沁部。

要斷絕北面契丹的大患,必須深入火兒慎草原。重創契丹部方能達到。

七萬主力這時早渡過烏侯秦水,踏上返回御夷鎮的道路,而薛萬徹,王君廓。突地稽的七千騎兵,深入了火兒慎草原。他們的路線,預計是從火兒慎草原。直抵白狼山,再由白狼山走大淩河谷返回遼西郡治所柳城。

火兒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