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再考慮出兵黎陽,也是不遲。這是父皇當初親自面授機宜於孤的,大家就不要作改動了。”
見李建成這麼說。李元吉,李神通。李神符,屈突通四人一併稱是。表示服從。
當下李建成率大軍繼續前行,李神通,李神符二人私下留下。李神符為剛才李元吉駁斥自己之事大惱對李神通道:“兄長,我們怎麼說也是齊王的叔叔,他見了我們連一聲叔叔都不叫,還仗著自己身份作威作福,這口氣我咽不下。”
李神通安撫道:“任何事都是這樣,你是郡王,他是國王,在尊卑上,當然是他尊,你卑,有何受不了這氣的。一直依持自己叔叔身份,吃虧的反而是你。”
李神符聽了急道:“兄長,可是當年秦王領軍時候,豈是有如此無禮,還有你看這太子全無主見,事事居然聽齊王,屈突通二人的,這樣的人為主帥,怎麼可能打勝戰。”
“那也總比自己什麼都不懂,瞎指揮的好,太子也算有自知之明瞭,”李神通淡淡地道,“眼下秦王失勢,平陽公主身死,陛下諸子之中能帶兵的也只有太子與齊王了,你就忍一忍吧。”
唐軍在河內與李神通會師後,兵力達十二萬之眾,很久就抵達了河陽城。
黃河水勢滔滔,奔流不息,河陽城外鑼鼓喧天,兵馬旗幟數不勝數,大軍遮天蓋地地壓來。
李建成望著這片大軍,十分體會到為帥者的風光,他低聲對一旁李元吉道:“孤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要作皇帝了,你看這一呼百應,何等風光,只要品嚐了這滋味就不肯放手,真所謂是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太子殿下說的是啊。”李元吉聽了露出羨慕的神色。李建成這時對一旁大將李弘基問道:“河陽城前面是什麼渡口?”
劉弘基不假思索道:“回稟陛下是孟津渡!”
李建成聞言雙目一亮道;“原來是周武王會盟八百諸侯之地啊。”
聽李建成這麼說,劉弘基也十分湊趣地道:“當年武王燮伐大商,從關中出兵至孟津會盟八百諸侯,北渡黃河於商郊牧野大破紂王,一舉奠定周天子八百年天下。而今太子在此點兵,正是重現當年武王討商一幕啊!”
聽劉弘基這麼說,李建成哈哈大笑,顯然十分高興。武王伐商,是中原歷史一次有名的東西之爭。從關中崛起的周王室,擊敗了河北的商王朝勢力,而從周王室滅商後,天下的重心一直在關中沒有變過。
而今李唐再度從關中,平定河北勢力,似乎也在重現這天命所歸的一幕。
李建成聽劉弘基這麼說,當下覺得信心滿滿,覺得自己也是如周武王承父親周文王天命一般。
李建成舉起馬鞭對著河陽道:“河陽城城小兵寡,能抵抗我大軍幾日,不過孤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先讓使者勸降城將就是。”
當下李建成選了一名膽大的使者進城說降。
不久使者就從城上返回了對李建成道:“太子殿下,城內守軍有答覆了。”
李建成哦地一聲問道:“敵將怎麼說?”
那使者道:“敵軍主將是一個畏事的人,沒有什麼主見,但是他的副將和監軍倒是意見不一,一說願降,一說不願降,所以讓我來向殿下覆命說乞請一日時間商議,明日再做答覆。”
李建成聽了點點頭道:“這也是合情合理的請求,答允他就是了。”
“殿下不可。”
李建成轉過頭看去,原來是右驍衛大將軍柴紹。
李建成問道:“柴將軍以為為何不可?”
柴紹道:“殿下,這分明是趙將的緩兵之計,投降之事哪裡有這麼難的,他們若是有異議,大可先攻下河陽城再說。”
李建成聽了柴紹之言為難道:“這。”他剛表了態,要他立即收回成命,卻難以下臺。
屈突通道:“我們大軍遠道而來,舟車勞頓,倉促攻城未必是最好,既是城內說考慮一日,我們也不妨休整一日,以解疲乏,若是明日他們不答允,再攻城也是不遲。”
屈突通的話一下說到李建成心底了道:“這是老成持重之言,就如此辦吧。”
當下十二萬唐軍在河陽城下駐紮了一夜。
次日李建成再派使者入城勸降。
不久使者又回來了,還帶來了趙軍的使者。
趙軍使者一見李建成就匍匐在地道:“拜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建成見這使者對自己如此恭敬,當下十分高興問道:“你們考慮了一晚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