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2 / 4)

小說:江山國色 作者:竹水冷

隨即城頭上的趙軍士卒換上箭矢,箭矢上纏著油布,油布上點著火。趙軍士卒直接站在垛口上,用弓朝城牆正下方射去。

熱油潑過,火箭再射,隨即在城下燃起了熊熊大火。

正在半截船下刨牆的唐軍士卒將鐵鏟鐵鍬丟棄,大聲慘叫地飛奔而起,在泥下翻滾,那尖利的嘶吼令人不寒而慄。半截船,雲梯,撞車等攻城器械,也都陷入了熊熊烈火之中。

見到這一幕,李建成微微變色道:“趙軍還有這一手。”

一旁李元吉對李建成道:“太子殿下放心,火油拋石箭矢之物,區區一個河陽城能有多少,趙軍用過這一次已是差不多了,下一次攻城時,必然所剩無幾,到時候我軍就可以直接破城了。”

聽李元吉這麼說,李建成點點頭道:“是啊,若是守軍有用之不絕的箭矢火油拋石,那麼這城池就難攻了。”

李建成,李元吉這邊話音剛落,就遭到打臉。

原來在河陽浮橋之上,數百名民役正扛著一摞摞的箭矢,以及抬著滾木擂石,正源源不斷地從黃河上向北中城運去。在民役後還有數百從南岸趕來的生力軍,正跟民夫後面進入河陽城內。而城內則是將傷兵用擔架從浮橋上運過河南去。

見到這一幕李建成,李元吉二人都是目瞪口呆。

“你孃的,這叫我們怎麼打!”李元吉不由破口大罵。

李建成亦是失色道:“我終於知道,陳慶之為何可以在北中城,以七千白袍軍力敵爾朱榮三十萬大軍了,有此河陽浮橋在,我軍就無法斷絕河陽城後路,如此此城就真的難攻了。諸將可有何計策能破此城?”

李唐眾將聽李建成這麼說,都是露出無可奈何的神色來。連屈突通,柴紹,劉弘基等名將也是一副毫無辦法的模樣。

就在李建成一籌莫展時,一旁一名文質彬彬的文士出列道:“太子殿下,莫慌微臣有一計,可破河陽城!”

李建成視去,但見此人乃是尚書員外郎劉蘭。(未完待續。。)

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

李建成看去這位尚書員外郎劉蘭,外似謙和,但言談中透著一股自信。

李建成反問道:“這裡這麼多大將都沒有計策,汝安敢在此大放闕詞。“

劉蘭尚未開口,一旁李元吉道:“太子殿下,這位劉文鬱,乃是足智多謀之士,不妨聽他一言。“

李建成露出懷疑的神色,不過看在李元吉這麼推薦,也不能不給他面子,點點頭道:“你姑且試言之。”

劉蘭道:“北中城之患,在於河南浮橋上的援兵,太子殿下要孤立北中城,就必須毀掉浮橋。微臣有一策可在浮橋上游造木數百艘載以柴薪順流直下,放火燒燬浮橋豈非快哉。”

李建成,李元吉對望一眼,皆露出此計可行的神色。

李建成笑著對劉蘭道:“此乃王濬破吳之策矣,果真是妙計,不愧齊王如此賞識你。”

劉蘭謙讓道:“微臣也是一時巧合想出此策,不敢在太子殿下面前居功。”

李建成見劉蘭如此明進退,哈哈大笑,更添幾分賞識。

次日清晨天色陰霾,黃河之上濁浪翻滾,水流激盪。

在薄霧之中,數百艘木筏從上游正順流而下。木筏上扎滿著草人,每艘木筏之上用長鎖鏈相互連線在一起,渾如一體,而木筏的前端裝著鉤釘,用以勾拽浮橋。

洶湧的黃河激盪之下,河水一漲一浮,木筏從上游上順流而下,行得極快。

但不久趙軍沿河上游的烽火臺即發現。唐軍的木筏。

這南岸為何會有烽火臺?原來是蘇定方擔憂唐軍效仿當年爾朱榮對付陳慶之那般偷渡黃河,襲擊其背後。故而特在上游南岸河陰設定了烽火臺,以作為預警。烽火臺在發現唐軍扎木筏時。就立即稟告了蘇定方。

蘇定方此刻站在中潭城城頭上,看著黃河上出現的唐軍木筏,不由輕輕一笑對左右言道:“某早知道李唐會有人出此策,以毀我軍浮橋。”

唐軍木筏已是近至河陽浮橋不足兩裡,木筏上的唐軍士卒一併舉火點燃草人。草人上早已澆上了火油,唐軍士卒一點,草人上就一下騰起了大火。

這火勢一卷,浮河之上數百艘木筏同時著火,木筏之間又是鐵鎖相連。河面上但見是一片火海,木筏就如此隨著黃河激流撲向浮橋而去。船上唐軍士卒放火之後,直接從船後小船上逃走。

見到這一幕,蘇定方在城頭上一聲令下,浮橋中的中潭城附近上百艘小船齊出,但見每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