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部分(2 / 4)

小說:江山國色 作者:竹水冷

周博聽了撫須道:“那賢侄你的意思呢?”

周洲道:“在昌黎縣以南有一島,上有一港名為靺鞨口,以往靺鞨人伐木為舟,渡海與高句麗人往來故而得名,所以我想在靺鞨口建城,成為下一個三岔河口。”

周博聽了撫須言道:“你的看法倒是很有見地,只是你要老夫幫你什麼?”

周洲笑著道:“周郡守,我知你為官後,為了避嫌,已辭去幽京商會行首,但幽京幾大商家仍是賣你的面子,三岔河口有今日,不正是靠著林尚書與周郡守你們的關照嗎?據我所知,這北平郡的鹽業就有周郡守所在商會的三成利,所以我想周郡守也幫我這個忙。”

周博聽了哈哈一笑道:“你小子真不簡單,倒是早有預謀,不過你也知道,當初陛下為了開發北平郡,所以這才許了三成鹽利給幾大商會的。”

周洲一愣道:“原來如此。”

周博正色道:“陛下乃是有為之君,提拔人才不拘一格,我周博出身商賈,今日卻能躋身朝廷四品官吏,換作以往怎能想得到。”

周洲肅然點點頭道:“那麼周使君,靺鞨口的事,你願否幫忙?”

周博想了下道:“實話說,遼東的虎骨熊掌,幽京的商會別有來路,在靺鞨口設港,我們並非十分急切。”

周洲聽了頓時露出失望的神色。

周博見周洲的神色道:“不過此事,我可以遊說商會幫你。”

周洲詫異道:“周使君,為何為此無利可圖之事?”

周博笑著道:“雖無利可圖,但也不至於虧本,最重要是在此設港對於遼東的局勢,趙王的大業,將有莫大的好處。”

說到這裡,周博從文案上取出一個海圖道:“這是數年來,海商們在遼東所繪的海圖,幾個海商手裡都有一副,比當年來護兒徵遼時,海圖所繪得更加詳細,老夫正好也弄來一副。”

“你看,整個北海,猶如一人左掌上的虎口,大拇指處乃是登州,往上則是掖縣,虎口處乃是三岔河口,食指指尖的則是都裡鎮。”

周洲點點頭道:“陛下早有先見之明,在此設立了四處水軍大營,將北海囊括其中。”

周博道:“是啊,你看!只要守住登州,都裡鎮兩地,就等於扼住了北海之口,北海之上任我大趙艦船隨意馳騁,而掖縣乃是我大趙水軍造船之所,而三岔河口乃是河海交匯之所,居中貫通,商會往來。”

周洲見了此海圖,頓時露出激動神色,湧起了讀書人指點江山的豪情,天下盡數在這方寸之間。

周洲當下道:“使君,可否將此海圖送我。”

周博哈哈一笑道:“此圖我取來就是要送給你的。”

周洲欣然拜謝。

周博道:“不忙先謝,若是老夫能幫你在靺鞨口設港,你才真要謝我才是。”

“若成此事,周洲一切聽憑差遣。”

周博哈哈笑道:“很好,你記得就好。你看這靺鞨口雖在都裡鎮,三岔河口之間,但論海程卻比三岔河口更遠,可是若在此設港口,將來幽京若征討遼東,其軍需物資,兵馬調動不必經過大淩河谷,就可以乘船直達遼東郡,此豈非大大便利。”

“正是如此,”周洲油然道,“當年武皇帝為了征討高句麗,修築了永濟渠,從洛陽至幽京一路可乘船而至,少了跋涉之苦,但從幽京出兵,仍要經過千里大淩河古道,故而當初武皇帝命民夫從幽京跋涉千里,輸糧囤於通定鎮。”

“而現在若是靺鞨口修築完畢,我軍若有意征討高句麗,直接可從幽京乘船直抵三岔河口,再從三岔河口換乘海船至靺鞨口登岸即可,其路程豈非又少了八百里之遙,將來可以直接運糧囤於徵遼前線”

周博道:“正是如此,故而此事於國家大大有利,老夫才願意助你一臂之力。”

周洲當下道:“此事在下必向陛下申表周侍郎之功。”

周博笑了笑道:“申功倒是次要,只是在靺鞨口設港卻是不易辦啊,據我所知,從遼東郡郡治柳城,至昌黎縣的官道在去年雖已是修通了,但從昌黎縣至靺鞨口之間好幾十裡,卻盡是不毛之地,你要在靺鞨口設港任重而道遠。”

周洲道:“此事我早已想過,若是周侍郎答允下來,我會向陛下請求,讓丁零族統軍崔序配合於我完成此事。”

周博看向周洲讚賞地點點頭道:“原來賢侄於此事早已是成竹在胸,那麼是老夫多慮了,你儘管去遼東郡赴任吧,到時候等老夫的好訊息。”

周洲當下對周博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