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不抵抗)不發生改變,我們短時間無力和日軍大規模交鋒。我們當前主要的任務是鞏固我們的成果,並努力的使我們的實力發展壯大起來!我們雖然可能今後幾年與日本的戰鬥將以中小規模為主,我們希望大家可以參加我們的經濟建設,只有經濟強大起來才能以後的激烈的戰爭和大量的消耗!當我們強大起來就是我們大反擊的時候,我們不僅要把日本趕出中國,而且要打到日本本土,讓他們自己吞下發動戰爭的苦果……”
第一部 第四十四章 會面
我在清華大學最大的後遺症是驚動了當地的官員,讓我疲於應付。但是也讓我認識了幾個國軍大員,其中來頭最大的是去年接替少帥的代理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會長的何應欽,他負責主持華北軍事,認真執行蔣的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政策,指揮中央軍和地方軍35萬在長城抗戰,失敗後,與去年5月與日軍簽署了《塘沽停戰協定》。協定承認日軍侵佔東北和熱河的合法,並承認了冀東的非武裝區,為日軍下一步侵佔華北河平津開啟了大門。當時我聽了比蔣下令不抵抗撤出東北還要氣憤,我們屬於國民政府下屬的省,他們承認了日軍的合法地位,那我們以後怎麼打仗,只能被人打?好在我們最近兩三年也無力和日軍大規模交鋒,我們還可以喘口氣。但我對何應欽此人也是比較反感,尤其在他勾結日寇夾擊察哈爾民眾抗日盟軍後(馮玉祥組織起來的),我對他殺害武裝還可以按中央軍一貫的排除異己來看,但是勾結日本人我絕對不會原諒他。從日軍佔領東北一二年來,他們瘋狂殺害抗日救國分子和無辜的平民,他們甚至準備禁止學校傳授中文,全部要求學習日文,他們是想把我們變成殖民地,和他們妥協我們絕對辦不到!從佔領區的難民向我們訴說的日軍暴行讓人髮指,我們軍隊對日軍恨之入骨,作戰英勇無比,不管任何時候都拒絕和日軍投降妥協,所以我們對那種妥協投降分子從來不手軟,對這個國民黨大員也沒有任何好感!本來就不想和他打交道的在清華露面後他馬上派人請我,說邀請了華北的幾個軍政官員一起為我洗塵。
我知道不管怎麼說,他是蔣的親信掌握華北軍事大權,而且剛被任命為陸軍一級上將,我們內蒙古以及以後的各種建設等很多事情都要和他打交道,而且他已經邀請了許多長城抗日軍隊將領包括我們東北軍的王以哲將軍,所以我一聽就沒有拒絕他的宴請。我穿著陸軍上將服參加了宴會,在宴會上我見到了參加長城抗戰的我們東北軍的王以哲將軍,駐紮北平的主力17軍軍長徐庭瑤將軍,以及在長城抗戰中作戰英勇的17軍25師師長關麟徵將軍和下屬的第73、75旅的杜夷明和張耀明旅長,還有中央從洛陽調來的第2師師長黃傑將軍(歸17軍指揮)。雖然他們沒有取得長城戰役的最後勝利,但是他們的英勇抵抗為人稱道,我對他們也感到十分敬佩!
見到他們我感到是一股親切的感覺,因為我們都是反對日本人,有一腔救國的熱血!特別看到王以哲我馬上立正敬了個標準的軍禮,因為他原來就是東北軍的軍長,我們成立保安旅他幫了不少忙(和老爺子私交很好),我一直把他作為長輩看待。他開始楞了一下,但馬上反應過來,回了個軍禮,接著笑道說:“你小子現在都是上將了,該是我敬禮了。”我說:“要是您那樣就折小子我的壽了,再說要不是您的幫助我怎麼有今天,再說您是爺爺好友,我這個做孫子的不管今後怎麼樣了看見您都要尊敬您!”本來這不合禮儀,但大家聽了我的話覺得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對我多了幾分好感。
在王以哲將軍的介紹下我很快和幾位將軍混熟了。我對關麟徵將軍的印象最好,他為人爽直抗日決心最堅決,而黃傑等人雖然抗日英勇但卻不反對蔣“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積極圍剿共產黨的部隊,讓日本侵略氣焰更加囂張。
雖然和他們交談比較愉快,但是何應欽和北平各種官員那虛偽的面孔讓我心裡很煩,又不能提前離席,否則很不禮貌,我一個人偷偷的跑了出來到後院呼吸點新鮮空氣。我忽然看見已經有一個年輕人站在這裡,仔細一看我記起他是跟著第25師師長關麟徵將軍一起來的。我們看了對方一起笑了起來,一切盡在不言中。笑過大家的隔閡感消除了不少,他也是不喜歡那種氣氛才出來透氣的,他告訴我他叫戴安瀾,是第25師145團團長。我和他的交談發現他對政府放任日軍侵佔我國國土很感到無賴,軍人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土是一個軍人的恥辱!表示非常欽佩我們和日軍的戰鬥……(在緬甸遠征軍犧牲的最高階別官員,第一個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死後國民政府授陸軍中將,國共兩黨領導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