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中學習經驗,自我反省。1996年,他接受了一家雜誌的邀請,列出了自己正在讀的12本書,其中有三本是美國前總統——林肯、羅斯福和傑克遜的傳記。
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被稱為美國曆史上最有學問的總統。這位總統的學問從哪裡獲得的?相當一部分仍然是從“鏡子”中得來的。
金融危機發生後,奧巴馬選擇的“鏡子”,就是上世紀30年代解決美國經濟大蕭條的羅斯福總統。
奧巴馬曾說,他分別讀了美國曆史學家史密斯所寫的《富蘭克林?羅斯福》,以及新聞記者艾爾特所寫的《決定性瞬間:羅斯福的一百天和希望的勝利》。這兩本書,一本是講述羅斯福一生的傳記,另一本則描述了羅斯福執政的前一百天所經歷的事情。
林肯總統是奧巴馬的另一面“鏡子”。奧巴馬自己親口說過,《政敵團隊》是他最愛讀的書之一。這本書講述的是美國總統林肯如何將自己以前的政敵納入自己團隊的故事。這面“鏡子”的直接作用,就是讓奧巴馬邀請希拉里進入了自己的內閣。作為美國現任的國務卿,希拉里曾經是奧巴馬初選時的政敵。
以成功人士為鏡,可以讓人快速地自省,找到自己的盲點和差距,積累豐富而有效的經驗,並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
第55節:“照鏡子”有絕招(1)
“照鏡子”有絕招
照鏡子是我們透過分析外界和他人,主動地尋找自己的盲點,發現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完全由我們自己發起的,主動的過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第一個技巧:主動發現問題。
別人來評價你的時候,總是主觀的,或者善意的迴避你的問題。當別人沒辦法給你誠實客觀的評價的時候,就需要你主動出擊,透過你敏銳的觀察和科學的分析,來最終找到答案。
第二個技巧:在照鏡子的同時注意區分。
有時候,別人在給你反饋的時候,會帶著很多負面的情緒,而不是實質的建議。這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把負面的情緒當做建議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嗎?比如,你不小心出了點小車禍,你妻子埋怨你說“你這個人真沒用”。這時候你要把這句話當做鏡子,就此認為自己沒用嗎?當然不可能。高情商的人不會被對方的情緒所影響,反而會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動機。目標導向的人永遠從事件中去學習,情緒導向的人總是被事件影響。
這時候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區分。透過區分,我們知道,消極的情緒對於揭示問題的實質是沒有幫助的。你出車禍的真正原因,可能是汽車太久沒有保養,導致機械故障;也有可能是你太大意,導致了車禍的發生。不管原因是什麼,你太太所說的“你這個人真沒用”這句話的背後,反應的是“在這件事上你的確很沒用心”,只有不被情緒干擾才能聽到,這既是區分,也是自省。
當然,消極的反饋有時就像是“哈哈鏡”,如果你不能從“哈哈鏡”中看清自己些什麼,也要學會放下它給你的干擾。你不能因為在哈哈鏡裡看到自己太胖,就決定要減肥。這是很可笑的。我們應該區分到,一面哈哈鏡如果沒有反饋真實的資訊,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第三個技巧:放下原有的價值觀和立場。
如果你抱著原有的價值觀和立場來照鏡子,就好像是在舊有心態的四周圍上了堅固的圍牆,關閉了內心的大門。無法真正感受別人,剩下的只是無謂的比較,並不是什麼回應。
在照鏡子的時候,如果你不放下堅硬的外殼,敞開心扉,你既沒有辦法知道自己的心態到底是什麼樣子,也沒辦法從你的心態問題裡走出來,來到更加寬廣美麗的“外面的世界”。
只有勇敢面對,我們才能夠更好地開啟心門,發掘更多內在的東西。反之,人如果始終堅持原有的價值觀和立場,就會產生“抗體”。鏡子照出了你的問題,你卻不願意接受它,甚至排斥它,逃避它,那這個照鏡子的過程就是失敗的。
俗話說,“忠言逆耳”。信則有幫助,不信則無用功。
心理上的修煉不比身體上的治療。身體上的治療有時是被動的,只要你願意配合治療,不管你懂不懂治療方法,它都有可能治好你相關的病。
但是,心理上的修煉不太一樣。只有你用相信、開放的心態去面對,主動放下原有的價值觀和立場,願意走到鏡子面前,接受鏡子裡的自己,“鏡子”才會對你產生作用!
第56節:“照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