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將其改為政府直轄地。
1872年10月,借明治天皇親政之機。鹿兒島縣秉承明治政府的旨意,令琉球王子伊江等人進宮朝拜。伊江等人從鹿兒島乘船出發,先抵達品川,後進宮朝拜。當時,琉球的賀表上寫的本是“琉球國王尚泰”,而日本外務省擅自去其國號,改為“琉球尚泰”。明治天皇下詔將琉球王室“升為琉球藩王,敘列華族”。第二年。又下詔書命琉球受內務省管轄,租稅上繳大藏省。將其納入日本內政的軌道,而這一切都沒有獲得琉球國的同意。
就在日本加緊控制琉球的時候,“牡丹社事件”為日本人徹底佔領琉球並染指臺灣找到了藉口。1875年,日本派兵進駐琉球,並命令琉球尊奉日本明治年號,不再向清政府入貢。眼見形勢不妙。琉球國向宗主國清政府告急,派遣尚德宏到中國求助。尚德宏到達福州後,向閩浙總督何璟和福建巡撫丁日昌說明此事,又透過他們向清廷急報。但清政府根本沒把這事放在心上,只是給駐日公使何如璋下了個命令。命他調查此事。實際上,當時的日本只有陸軍常備軍3萬餘人,海軍4000人,軍艦15艘,且多破損不能出海。雖然何如璋對此事盡心竭力,但由於清廷在對日交涉時過分注重情理,沒有適時炫耀武力,反使日本摸清了清政府的懦弱本性,變本加厲。
1878年4月,日本政府悍然決定廢琉球為郡縣。雖然琉球上下並不甘心亡國,但囿於國力弱小,無力抗衡日軍。日本政府令琉球國王尚泰到東京聽候處置。此時,身在中國的尚德宏趕緊向李鴻章呈上了一封求助信,表示日本要“滅數百年藩臣之祀”,琉球上下正是“主憂臣辱”,“生不願為日國屬人,死不願為日國厲鬼”,懇請清政府“威惠於天下”,希望能“速賜拯援之策,立興師問罪之師”,救琉球國於水火。但琉球問題又正好跟此時阿古柏侵擾新疆的事件碰到了一起,清廷當然無法傾注全力拯救琉球。面對尚德宏的哭泣,清政府在猶豫不決之中讓日本佔了先機。
1879年日本宣佈廢(琉球)藩置(沖繩)縣,增派了450名軍人和160名警察,鎮壓了琉球“藩王”,並將王室強行遷移到東京。琉球國從此變成日本政府直轄下的沖繩縣。
“世子,過去幾十年琉球的悲慘遭遇,我深表痛心。我保證,今後將絕對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了。中國已經強大起來了,我們將向琉球和朝鮮提供安全保證。今後將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再入侵你們了。”吳浩軒鄭重的說道。
他已經將朝鮮和琉球當做了自己嘴裡的肉了,豈能容他們染指呢?
“謝殿下!”李拓和尚典兩人,不由得感激涕零。他們只覺得,終於有盼頭了,好日子就要來了。
“朝鮮和琉球,這些年來被日本人糟蹋的不成樣子了。為了向你們提供幫助,帝國將無償向朝鮮和琉球,分別提供五百萬華元和一百萬華元的重建費用。這筆資金,將由你們來負責使用。”吳浩軒說道。
“叩謝殿下!”李拓和尚典兩人更是激動的雙眼放光。中華帝國提供的援助,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筆鉅款。
“另外,我還要提醒兩位。雖然帝國這一次打敗了日本,但是,這只是暫時的。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多大的影響。他們依舊在處心積慮的發展武力。一旦他們重新武裝好了的話,必然會重新發動戰爭的。到時候,朝鮮和琉球,極有可能成為日本進攻的首要目標。”吳浩軒提醒道。
頓時,李拓和尚典都擔憂了起來。如果日本人再打來的話,以朝鮮和琉球的實力,他們根本就抵擋不了日本人的進攻的。到時候,一旦朝鮮和琉球滅亡,他們恐怕又會受到日本人的幽禁,甚至是直接被殺掉。
“殿下,您一定要救救朝鮮啊!”李拓立刻跪倒在地,向吳浩軒懇求道。
“殿下,琉球自古以來都是中國最忠心的藩屬國,懇請殿下保護琉球免遭日本人的入侵。”尚典也懇求道。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了琉球和朝鮮唯一的依靠了。
“兩位請起。中國,自然不會坐視不管的。不過,要抵禦日本的入侵,我們的軍隊就必須要駐紮到朝鮮和琉球才行。否則的話,等到日本人發動了入侵,我們再派遣軍隊,恐怕就來不及了。”吳浩軒說道。
李拓頓時就遲疑了,朝鮮這一次擺脫日本人的統治之後,他是希望能夠真正獨*立的。如果中國派遣軍隊駐紮朝鮮,那他的權力就會受到制約了。
倒是尚典,非常的識相,立刻表態:“殿下,這一點請殿下放心。琉球的任何一寸國土,都可以駐紮中國*軍隊。琉球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