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遼國的上京就淪陷了,趙良嗣心中的震驚一點不比遼國官員小,‘所有人都小瞧了金國!’
此時的趙良嗣甚至有些後悔提出聯金滅遼的計劃了。
他出生於遼國,早年也在遼國當官,但說到底他是個漢人,也正是因為他的漢人血統,他在遼國官場備受排擠,這才有了他隨童貫歸宋的歷史性時刻。
宋朝廷想坐山觀虎鬥,順便撿點便宜,可金國是一條強龍啊!
金兵入城接管城防治安,完顏阿骨打騎馬走在隊伍最前方,他欣賞著這座繁華的都城,這裡的每一磚每一瓦,每一條街,每一座宮殿,都讓他心馳神往。
金國剛從原始遊牧部落中脫離出來,他們雖然也打下不少州府,可普通州府怎麼能和上京城相提並論,無論是規模還是繁華程度,兩者相比簡直如同雲泥之別。
進入上京城的金兵,特別是女真族的本部人馬,簡直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看哪都覺得新奇,驚叫連連。
完顏阿骨打入駐富麗堂皇的皇宮,他同樣感慨萬千,這可比他在大本營建造的皇宮氣派太多了,是的,他很喜歡這個城池。
完顏阿骨打在皇宮內宴請了趙良嗣,談判正式開始。
趙良嗣舉起酒杯,起身面向完顏阿骨打:“金國陛下神武非凡,今日之戰,實乃兵家之典範,外臣代表宋國朝廷,向您表示恭賀。”
完顏阿骨打坐在上位,面帶微笑,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趙大人過譽了。”
他舉起手中的酒杯,向趙良嗣示意,這彷彿是拉開了兩國合作的序曲。
金官員:“遼帝荒淫無道,寵信奸佞,使得朝政腐敗,遼國近年來暴政連連,百姓苦不堪言。”
“我們女真部落,也曾飽受遼國的壓迫和剝削,今天終於出了一口惡氣。”
宋官員:“遼政不綱,人神共棄之!”
宋官員:“宋金兩國互為友好,共同面對遼國的威脅,理應攜手合作,共謀大業。”
雙方互相客套一會兒,又數落一通遼國的殘暴,酒宴也終於進入了正題。
“此番外臣奉我國陛下之命,帶來了親筆御書,還請金國陛下御覽。”
趙良嗣將趙佶的手書交給一個太監,轉呈給了完顏阿骨打。
這是趙佶的御筆,上面還封著火漆,趙良嗣此時還不知道里面都寫了什麼。
完顏阿骨打將信件看完,又讓趙良嗣自己看其中的條款內容。
御筆中有一段這樣寫道:“據燕京並所管州城,原是漢地,若許復舊,將自來與契丹銀絹轉交,可往計議。雖無國信,諒不妄言。”
趙良嗣看得眼皮直跳,他心道:‘壞了!’
“燕京並所管州城”,這幾個字是個天大的大雷。
在漢人眼裡燕雲十六州是一體的,這句話自然是以燕京為首,燕雲十六州的全部。
當即就有金國的大臣開口了,他正是抓住這個漏洞,特意指出趙佶要求的是燕京及燕京所管轄的幾個縣城。
這人是遼國的降臣,這個時候他自然要表現自己的價值,為金國謀利益就是為自己謀利益。
這種模糊用詞真的不該出現在兩國談判的信函裡。
燕京距離宋朝邊境還有數百里,中間還隔著好幾個州呢,若兩國聯手成功滅遼,那豈不是在金國腹地有一座大宋的城池?這樣的城池要來有用嗎?
趙良嗣的腦袋都是懵的,‘媽呀,我們出兵滅遼,只為了得到一座城池?還是一座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