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各人的想法。
李自成派王繼榮率5000主力攻打南門。
此時王繼榮的先頭部隊已經跟張雄等人會合。
一時之間南門的明軍被打得節節敗退。
太原城東門。
王百川率3000陽和兵不戰而降,他們的手臂上都扎著白布條。
劉宗敏親率一萬主力自東門入城。
天剛亮太原城的東門和南門便同時失守。
此地的最高長官巡撫蔡懋德自知大勢已去。
但這位巡撫大人是一位真正的忠君之士。
即使明知不可敵,他仍帶著剩下的4000多守軍與敵展開巷戰。
整整一天時間,巡撫蔡懋德和總兵時盛一直在負隅頑抗。
農民軍進城時沒死幾個人,結果在慘烈的巷戰中竟然付出了三千多人的代價。
戰至傍晚,太原城剩餘的4000多守軍全滅。
最後一個站著的大官佈政吏趙建極臨死前派出快馬給朝廷報信。
,!
快馬出發後,趙建極力戰而死。
此戰,明軍戰死4800人,犧牲46位夠品級的文武官員。
至此,太原城破。
李自成命人搶光了城內所有的糧食。
凡是想活命的人必須加入農民軍,他們的使命是充當下一場攻城戰的炮灰。
佔領太原府後,李自成的主力部隊從30萬人擴充到35萬人。
於是,李自成二次分兵。
大將王繼榮領兵五萬沿平定州,真定府,保定府一線抄近道攻擊大明京師的南面。
而劉芳亮和高一功是抄遠道,沿大名府,河間府一線攻擊大明京師的南面。
此兩路偏師相互配合剛好把北直隸給掃蕩了個遍。
李自成的算盤打得噼裡啪啦直響。
他這分明是要裹挾著整個北直隸的資源去打北京城。
而李自成自己呢,他繼續帶著30萬大軍朝山西腹地挺進。
他的下一站是忻州,再下一站是代州。
然後就會直面周遇吉駐守的寧武關。
上一世周遇吉先是在代州跟李自成的大軍周旋了幾天,不敵後才退入寧武關。
這一世,周遇吉得到朝廷的信報後學苟了。
他直接將代州搬空,然後在寧武關厲兵秣馬,靜待李自成的大軍到來。
代州城需要防守四面城牆,寧武關只需防守一面城牆。
二者的防守難度沒有可比性。
李自成要是知道了周遇吉的選擇非氣死不可!
:()大明抄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