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獻給崇禎的守城第二計是堅壁清野。
“陛下,臣的第二計是堅壁清野。
北京城方圓二十里內不可以有人口,糧食和樹木。
但凡留下這些東西就相當於給流賊大軍提供戰略物資。”
“微臣反對!”
“微臣反對!”
“微臣反對!”
史可法話音剛落便有六七個大臣站出來反對。
這些人為什麼反對,答案是他們在京郊有自己的農莊。
農莊裡儲藏著大量的金銀和糧食。
這些物資數量太過龐大,一下子都運進城內無處可放。
要是讓皇帝發現了怕是很難解釋。
農莊周圍有大量的耕地需要人員維護,否則種下去的冬小麥死了怎麼辦?
再說了,從郊外向城內遷移人和物不需要成本的嗎?
總之一句話,這些人就是不想動。
史可法懶得搭理自私自利的大臣和勳貴們,他只對皇帝負責。
“陛下,臣不是在和朝臣們商量此事。
郊外的樹木會變成流賊的盾牌、雲梯和箭矢。
郊外儲藏的糧食會變成流賊的軍糧。
郊外滯留的人口會變成流賊攻城的炮灰。
臣建議,十日後派錦衣衛出城抄家。
凡不肯將物資遷入城內者均做資敵處理。
一律由錦衣衛抄沒其家產,並追究資敵的罪責!”
“史可法你好大的膽子!”
“史可法你該死!”
“陛下,史可法當誅!”
一瞬間群臣激憤,大有活剝了史可法的架勢。
龍椅上的崇禎在這個關鍵時刻竟然走神了。
他敏銳地捕捉到了史可法話語中的一個關鍵詞,抄家!
抄家好啊,現在銀子尚充足,但糧食卻是多多益善。
郊外的那些農莊裡應該有很多很多的糧食吧。
史愛卿說得對,這些糧食與其留給李自成,還不如讓沈戰去抄回來。
“眾位愛卿不要吵了,朕意已決。
京郊20裡範圍無論人和物一律遷入城內,樹木全部砍伐乾淨。
糧多者可以賣給戶部,一律按每石二兩銀子結算。
此事以十日為限。
十日後朕將派錦衣衛千戶沈戰出城抄家。
凡是被沈戰抄到物資者,物資一律沒收,還要追求資敵的責任!”
“陛下聖明!”在史可法的帶領下武官們跪了一地。
自私自利的文官和勳貴們則恨得牙根直癢癢。
不服氣的戶部侍郎王正治又站出來作妖。
“陛下,讓大夥兒搬家沒問題。
問題是京郊20裡範圍內樹木繁多,這怎麼砍得過來呢?
史大人的想法未免太不切實際了!”
“呃,這個嘛……”耳朵根子軟的崇禎疑惑地看向史可法。
史可法發出了輕蔑地笑聲。
“切,王正治你這頭蠢驢。
一天到晚除了質疑別人,你沒有任何解決問題的能力。
誰來砍樹,你說誰來砍樹?
我招那麼多的民兵是讓他們吃乾飯的嗎?
民兵去砍樹,懂了吧,豬!”
“噗!”王正治被懟得吐血三升。
說事就說事,你個史二愣子幹嘛老是揭別人的短!
史可法:架不住你真賤啊,老往我的槍口上撞!
二人在朝堂上這麼一爭執崇禎也學到了。
原來民兵還有這麼多的用途,看來這錢花的也不是很冤枉。
當李自成的大軍在京郊二十里連一棵樹都找不到的時候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哭死。
都說史可法楞,在兵事上他可精著呢!
崇禎:“史愛卿,你這第二計堅壁清野朕也準了,快給朕說說第三計!”
“微臣遵旨!”
史可法條理清晰地闡述起了自己的守城第三計。
“陛下,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臣觀錦衣衛所使用的遂發槍尤勝鳥銃。
因此臣準備讓工部為守城軍打造一萬支遂發槍,並配備足量的紙殼子彈。
另外,為了彌補遂發槍射速的不足臣還準備打造3000把連弩。
同時,火油乃是守城最重要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