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李自成的煩惱,兵多糧少(1 / 2)

小說:大明抄家王 作者:生活趣事多

所有大明的朝臣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寧武關絕對不能丟。

寧武關一丟整個山西便有可能全線投降,這也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

山西要是沒了,李自成就可以裹挾五六十萬大軍自北面直抵京師。

屆時大明京師南北通道皆被堵死,便形成了甕中捉鱉之勢。

崇禎急不可耐地問道:

“史愛卿,周遇吉陣斬兩萬敵軍,自損1200餘人。

這樣的戰果對我們來說是有利還是不利?”

“嗯?”不知兵的朝臣們紛紛豎起了耳朵。

周遇吉頭三天打出了1:16的戰損比。

這個資料乍一聽有點牛逼帶閃電的感覺。

但是當朝臣們細細咀嚼雙方的兵力對比時,又覺得不是那麼回事。

周遇吉手裡有一萬兵,李自成手裡有43萬兵。

按照當前這個戰損比消耗下去的話。

豈不是說李自成只要填進去三十二萬顆人頭就能踏平寧武關?

這已經把尚未到達的一萬援軍都給算進去了。

史可法面容嚴肅地回答著崇禎的問題。

“迴避下,如果照這樣打下去的話李自成必敗!”

“嗯?”崇禎和朝臣們全都懵了。

這是一道非常簡單的數學題。

就算加上劉文耀帶過去的援軍,他周遇吉最多也就兩萬兵。

打出1:16的戰損比差不多就是周遇吉的能力極限了。

戰損比之所以這麼誇張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個原因,寧武關城高且堅,確實是個易守難攻的險要關隘。

第二個原因,周遇吉手裡有紅夷大炮。

雖然紅夷大炮打的是實心彈,但照著密集人群來那麼一炮也能帶走二三十條人命。

寧武關炮彈儲量一千枚,光是這些炮彈就能帶走兩三萬條人命。

第三個原因,李自成派出的先頭部隊戰鬥力十分低下。

以5000人一個基數來說事。

衝在最前面的3000人是隻經過十來天基礎訓練的流民軍。

他們的作用就是充當炮灰,吸引火力。

跟在流民軍身後的是1000人的督戰隊。

流民若敢無令回頭,督戰隊皆斬之。

正因如此流民軍只能向前,不能後退。

緊跟著督戰隊的是1000遠端兵種,包含炮兵、火槍兵、弓弩兵等等。

這些遠端兵種才是殺傷城頭守軍的主力。

寧武關的城頭守軍若想大量殺傷衝鋒的流民軍就必須從城垛後面出來。

他們一出來就會遭遇農民軍遠端兵種的打擊。

守軍的傷亡都是這麼來的。

若是城上的守軍對沖鋒的流民大軍不理不睬,那必定會醞釀出一場災難。

有的流民到達城根後會瘋狂地沿著縫隙刨磚。

等刨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將炸藥塞進去引爆。

到時候城牆被炸出一個大窟窿後果不堪設想。

還有的流民軍會沿著雲梯登上城牆。

你不要以為這些流民全是炮灰毫無戰鬥力。

當流民的基數達到幾百幾千的時候照樣能把城頭的守軍給淹死!

前面的3000流民軍死光了,李自成的督戰隊和遠端兵種就會撤回去。

你若是以為這波攻擊毫無效果,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寧武關的守軍為了殺光這些流民要付出200來條人命。

一直這樣換下去能把李自成笑死。

崇禎疑惑地問道:

“史愛卿,照說這麼一直換下去他李自成更佔便宜啊!

你為什麼說李自成必敗呢?”

史可法十分冷血地反問道:

“陛下可曾關注到一個細節。

我軍三天陣亡1200人左右,平均每天陣亡400人。”

“朕注意到了,這能說明什麼呢?”崇禎顯然是跟不上史可法的思路了。

如果厚黑學博士沈戰在這裡的話立刻就能讀懂史可法的意思。

史可法對崇禎有足夠的耐心。

皇帝笨一點沒關係,只要能聽懂人話就行。

“周遇吉領兵一萬,兩日後劉文耀的一萬援軍將準時到達寧武關。

這意味著寧武關的總兵力將達到兩萬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