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
作為投降滿清的漢人,縱有天大的才能他范文程始終都是個奴才。
多爾袞沒時間跟范文程玩禮賢下士那一套,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很快,多爾袞便召集滿清權貴升帳議事。
他要出兵三萬佯攻寧遠城。
吳三桂這個孫子必須牢牢地給本王爺釘在寧遠。
絕不能讓他派兵去支援崇禎小兒。
吳三桂:謝謝啊,我正愁找不到藉口儲存實力呢!
吳三桂,寧遠總兵,明末清初第一投機客。
他不忠誠於任何人,只忠誠於自己!
位於南方的農民軍首領張獻忠聽聞大明京師的訊息後也有了新的想法。
看來中原戰場又要進入絞肉機模式了,他張獻忠要不要參與進去呢?
張獻忠的答案是否定的,他十分清楚自己的斤兩。
在他進攻江西,圖謀江南這條路上。
秦良玉,黃得功,左良玉這些明朝將領幾乎將他打成了狗。
張獻忠此時也想明白了,趁著中原大亂去四川做土皇帝才是正確的選擇。
巴蜀之地,天府之國,兵源多糧食多。
高築牆,廣積糧,安心發育幾年,偷偷積蓄實力。
等中原戰場打爛了,打累了自己再出去收割,這個戰略貌似更適合他張獻忠。
至此,明末最大的幾股勢力全都明確了自己的想法。
李自成勢頭最盛,他要登基當皇帝,還要取大明而代之。
崇禎嚐到了抄家的甜頭,他的財政狀況已經沒那麼拮据了。
對於守住大明京師崇禎還是有一定把握的。
滿清的近期選擇是牽制寧遠和山海關的明軍精銳,讓他們不敢回去救援京師。
更長遠的規劃是等京師保衛戰打出一個結果後趁勢進場收割。
張獻忠的想法是你們打你們的,都打死才好呢!
我自知實力不足先去巴蜀發展一段時間。
等老子回來的時候就是定鼎中原之日!
雖然明末的四股勢力還沒有開一槍一炮,但是戰爭的陰雲已經籠罩在華夏大地的上空。
一旦開戰必然是山崩地裂,血流成河!
:()大明抄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