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有一個美好的願望。
那就是把六部尚書全都換成自己的人。
這樣一來各個文官黨派將被集體踢出大明朝堂。
注意,不是將哪個朝廷大員踢出去,而是將一整個黨派全部踢出局。
明末有一個基本架構是官紳勾結、官商勾結。
他們勾結的目的是吸朝廷的血,讓自己的腰包鼓起來。
紳,即地方上計程車紳地主,他們是土地所有者。
商,即商賈,他們是銀子和商品的所有者。
一旦沒有了文官集團的權力做掩護,地主和商賈的利益必將蒙受巨大的損失。
你猜這些人會怎樣?
沈戰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他們會造反。
造反的形勢有三種:
第一,地主和商賈們自己拉起一支隊伍。
第二,收買現成的明軍。
第三,跟農民軍張獻忠合作。
無論那一種都會引發大規模的戰爭。
崇禎一聽到打仗就心虛。
他既怕打不贏,又怕再次把自己給打窮。
沈戰卻告訴他打仗不一定變窮,反而有可能越打越富。
你跟李自成那樣的苦哈哈打,永遠是他搶你的銀子。
但是你跟江南的富人們打就不一樣了,你可以去搶富人的銀子。
當沈戰表示他騰下手來會親自去江南抄家的時候,崇禎終於下定了決心。
朝廷必須掌握在自己這個皇帝手裡,大不了就開戰!
乾清宮暖閣。
崇禎:“朕準備讓方岳貢出任戶部尚書。
然後讓施邦耀出任戶部侍郎。
此二人皆能力出眾、忠君愛國。
你們覺得如何?”
戶部一直都是崇禎的心病。
只要錢糧到了這個衙門立刻就會被人上下其手大肆貪墨。
以至於現在的軍費開支都是直接從崇禎的內帑(小金庫)裡出。
“可行,這樣一來最重要的三個部就全都掌握在皇家的手裡了!”劉文炳點頭說道。
沈戰眯著眼睛想了一下,發現還真是這麼回事。
戰爭時期六部中最重要的是哪三個?
答案是戶部、工部和兵部。
戶部掌錢糧,錢糧就是後勤。
打仗本質上打的是什麼,不就是後勤嘛。
八旗兵那麼牛逼他也照樣離不開後勤。
不信你去問問多爾袞晉商八大家被沈戰抄了他難不難受。
工部和軍隊也是高度掛鉤的。
武器鎧甲,火槍、火炮皆來源於此。
朝廷既需要工部有足夠的產能,又需要工部能保證武器的質量。
那麼崇禎對工部官員的要求就是有能力且不貪。
貪汙意味著偷工減料,火槍、火炮各種炸膛你受得了?
兵部更是無需多說。
如果說各支軍隊是朝廷的四肢,那麼兵部就是朝廷的大腦。
一個好的兵部不僅能幫朝廷練出強軍。
還能在戰略層面指導各支軍隊作戰。
這也是一個容易出貪官的衙門。
不說別的,光是清軍士兵身穿的鐵甲和鎖子甲便有很多出自兵部的庫房。
想通這些關節後沈戰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臣完全支援陛下的做法。
戶部尚書方岳貢,侍郎施邦耀。
工部尚書範景文,侍郎牛金星。
兵部尚書史可法,侍郎袁宗第、王家彥。
這七人均為保皇黨,且個個能力出眾。
有了這套班子我大明的戰爭機器便可以高效運轉。
相比於之前那群一事無成的貪官汙吏要好太多了!”
“啪!”崇禎興奮地擊掌,被人理解的感覺真好。
“朕就是這個意思,這麼說朕的改革方案可行?”
“可行!”沈戰,劉文炳,鞏永固三人齊齊點頭。
劉文炳發狠地說道:
“一不做二不休。
不如趁機把其餘三部的主事人也換成忠於皇上的人!”
“同意!”
“同意!”
沈戰和鞏永固全都不怕事大地附和道。
於是,幾人一番合計後其它三部的主事人名單也出爐了。
吏部尚書邱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