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本身是個文臣。
各種機緣巧合之下他帶兵剿過流賊,守過城池,還監督過大運河的漕運。
此人雖武功平平,但精通兵法,且實戰經驗豐富。
當順軍的兩萬大軍簇擁著120輛雲梯車接近城牆的時候,史可法絲毫不慌。
他有豐富的經驗應對順軍的攻勢。
史可法在每個垛口後面安排了六名士兵防守。
其中含四名長槍兵和兩名遂發槍兵。
只要敵人從垛口處一冒頭他就會面臨至少兩支長槍的捅刺。
城牆上的垛口只有半米寬。
順著雲梯登城計程車兵幾乎沒有躲避的空間。
十個爬入垛口計程車兵正常情況下會有七八個直接被城牆上的長槍兵給捅死。
除非是有三品武者或二品武者那樣的高手能偶爾在城牆上立足。
這樣的高手在城牆上堅持的越久,他身後湧上來計程車兵越多。
而史可法雞賊地在每個垛口處安排兩名遂發槍兵就是為了防止類似的猛人作怪。
什麼三品武者、二品武者的。
遂發槍兵在近距離上直接照著對方的頭來一發。
你猜猜有幾個能活下來的?
幾乎沒有!
所以說,史可法這個四加二的防禦陣型殺傷力十分巨大。
90的順軍士兵登上城牆後都是送。
那還有10真正的高手和幸運兒要如何處理呢?
答案是派明軍的高手去滅殺!
城牆上每隔幾十米便有幾個明軍高手監視。
一旦敵人的高手在城牆上興風作浪,他們就會衝過去將對方滅殺。
從理論上來講,史可法的防禦手段幾乎是不可攻破的。
假如城牆真的被攻破了,那一定是疲勞戰術起了作用。
再完美的陣型也經不起時間的消耗。
這要是順軍連續攻上個幾天幾夜,而明軍又沒有足夠的兵力輪換。
那還真有可能讓順軍鑽了空子。
而在短期內這樣的事情是不會發生的。
攻城戰開始後,李自成親自來到城下觀戰。
後營將軍李過揚著馬鞭說道:
“陛下請看,我軍每時每刻都有千人登雲梯作戰。
城根處還有更多的流民撬磚刨牆。
如此密集的攻勢,相信用不了多久明軍就會承受不住!”
李自成不接李過的話,他對困難的準備更加充分。
北京城的明軍明顯要比他之前遇到的所有明軍都難搞。
要是破城像李過說的那樣容易,李自成反而會覺得不正常。
李自成:“做好苦戰的準備吧!
多安排幾個攻擊輪次,中間不要出現斷檔。
你自己也沒必要一直在這裡守著。
以朕來看一天之內破城的機率不大!”
“啊!”李過心說不能吧。
120輛雲梯車齊上陣,每輛雲梯車上有三架並排的雲梯。
這就相當於是360具雲梯搭在了城頭。
加之順軍這邊根本不考慮傷亡數字。
這要是十二個時辰都攻不下來就他喵的怪了!
李自成:大侄子啊,你還是太嫩了!
大明首都跟其它的城池能一樣嗎?
李自成扔下一句“保持住攻擊密度”後便回營休息去了。
不服氣的李過很快遭到了現實的毒打。
他死死地盯著城頭。
眼看著兩三百人順著雲梯登上了垛口。
然後便是一片屍體摔落城下。
再上去兩三百人,然後又是兩三百具屍體摔了下來。
順軍根本就無法在城牆上立足。
偷偷躲在城根處撬磚的流民士兵也沒給李過帶來多大驚喜。
城頭的守軍每隔幾分鐘就會從垛口倒下來一桶滾燙的金汁。
只要這逼玩意一倒下來城根處的流民士兵便非死即傷。
李過心說金汁雖猛它總有用完的時候吧!
然後史可法再次教李過做人。
北京內城軍民加起來八十多萬。
按照每人每天產生一斤排洩物計算,這就是八十多萬斤的原材料。
有了這麼多的原材料你指望守軍的金汁會枯竭,那不是做夢呢嘛!
於是乎,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