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劉文耀。
陝西那個地方民風太彪悍了,不好搞啊,不好搞!
“陛下,劉希堯的部隊多驕兵悍將,臣擔心文耀難以約束。
不如讓山東總兵馬化豹同為文耀的副將,以制衡劉希堯!”
“可!”崇禎微微點頭。
鞏永固進一步細化出兵陝西的方案。
“文耀率本部兵馬五千。
馬化豹整合騎兵五千,步兵兩萬五。
劉希堯率本部騎兵三千,步兵一萬七。
三部兵馬合起來剛好六萬人,足以平定陝西!”
“可!”鞏永固把事情說得非常詳細,崇禎和劉文炳均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崇禎以商量的口氣對劉文炳和鞏永亮說道:
“那劉芳亮是個文武全才,且本性不壞。
朕準備給他一個機會,讓他率三萬大軍收復保定以南各州府。
同時守衛京師南大門的任務也會交給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裡就反映出崇禎的一個私心。
他寧可用降將也不想用大明固有的武將。
大明的文臣武將沒一個靠譜的。
除了沈戰,史可法和黃得功三人,崇禎現在不相信任何一個大明的武將。
這是大明武將們的悲哀,也是崇禎的悲哀。
劉文炳和鞏永固皆有不悅之色,然二人又想不出合適的人選去收復北直隸各州府。
原來大明的武將集團已經爛成這個樣子了嗎?
劉文炳絞盡腦汁也想不出比劉芳亮更好的人選。
“那陛下就先用他吧。
大不了等局勢穩定後再讓他跟密雲總兵唐通換防!”
劉文炳的意思很明確。
劉芳亮這一路打到北京城,在路過的各州府都安排了自己人。
那麼大順軍戰敗之後讓劉芳亮代表明廷去收復北直隸的各州府自然是最省力的。
然,將保定以南所有的北直隸地盤都託付在劉芳亮一個降將的手裡肯定是不安全的。
所以,待局勢徹底穩定下來之後給劉芳亮來個平調。
絲滑地讓北直隸的防務重新掌控在崇禎皇帝手中。
這似乎是最理想的結果。
而那劉芳亮升了官、發了財、兵權也沒被削,只是換了一個駐地而已。
想必他也沒什麼可抱怨的。
鞏永固琢磨了一會兒也搞明白了這裡邊的彎彎繞。
“陛下,臣認為新樂侯之計可行。
不如就讓那劉芳亮快速為陛下平定失地。
同時讓密雲總兵唐通做好換防的準備!”
歷史上的唐通被崇禎派太監監軍給逼反了,不過現在的他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忠臣。
就這樣,崇禎、劉文炳和鞏永固湊在一起商量了半個時辰。
然後,關於如何收復陝西,山西,北直隸的軍事計劃便被定了下來。
當這三個省都回到明廷懷抱的時候,大明在北方的統治便算作是穩定下來了。
剩下的兩件大事便是北抗建奴,南剿張獻忠!
:()大明抄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