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承諾的金銀,良田,豪宅統統有效。
第二,隨袁宗第一起投降的順軍全部洗白上岸成了官軍。
帶兵將領到了明朝這邊依然會得到重用。
袁宗第當了大明的兵部侍郎後肯定是不能執掌兵權了。
於是他將自己的左膀右臂推薦給了沈戰。
“指揮使大人,我這兩個兄弟謝軍友和田虎皆猛將也。
如指揮使大人不棄,不妨將二人收入帳下!”
“呵呵!”沈戰頓時笑了,
謝軍友和田虎都是大順軍中排的上號的猛將,誰不要誰是傻子。
沈戰看著眼前的兩位猛將說道:
“你二人都來本指揮使麾下做事。
本官暫時去陛下那裡給你們討要個正四品的指揮僉事噹噹,月銀五百兩。
具體職責是單獨帶一營士兵,約三千到四千人。
你二人可滿意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謝指揮使大人栽培!”謝軍友和田虎二人納頭便拜。
開玩笑,薪水一下子漲了十倍,還能單獨領兵。
這樣的美事兒誰不搶著上誰是傻子!
沈戰:“都起來吧,先幫本官把軍隊整合一下。
等忙完正事進了城本官擺酒為你們接風洗塵!”
“末將領命!”
很快,沈戰針對順軍的整合開始了。
首先,沈戰麾下的五個野戰營全部從1300多人擴充到3300人。
以杜寒的第一營為例,新兵種配置如下:
遂發槍兵1200人
連弩兵400人
虎蹲炮兵200人(十門炮)
盾兵300人
長槍兵900人
輔兵300人
此次擴軍,沈戰可謂是絞盡腦汁。
之前的錦衣衛野戰營只有輸出,沒有坦度,還缺少破甲的能力。
別人看著很眼饞,沈戰自己卻很不滿意。
現在不同了。
遂發槍兵從750人增至1200人。
連弩兵從250人增至400人。
錦衣衛野戰營的輸出能力十分爆表。
盾兵和長槍兵的加入極大地增強了錦衣衛大軍的坦度。
讓他們面對任何敵人都有硬剛對方的資本。
虎蹲炮的數量從六門增加到十門。
加入了白糖的新式火藥即將列裝沈戰的部隊。
這些都可以大大提升錦衣衛大軍的破甲能力。
滿清的重步兵和重騎兵今後不再是無敵的代名詞。
至少沈戰手裡的火槍和火炮都能擊穿建奴士兵的盔甲!
得到了謝軍友和田虎兩員猛將後沈戰便決定讓李若璉回家養老。
李若璉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當真不適合再上戰場。
之前是因為無將可用,沈戰才不得不拿李若璉來頂缸。
現在正好藉著收編順軍的機會來個更新換代。
全面整肅後的錦衣衛大軍配置如下:
第一營,杜寒,下轄三千戰兵、三百輔兵,主征戰。
第二營,高文采。
第三營,王忠。
第四營,田虎。
二營、三營和四營的配置及功能與一營完全一致。
高文采和王忠二人各自官升一級,至從三品指揮同知。
第五營,張偉,兵力配置跟前四營相同,但功能不同。
沈戰給張偉的任務是主情報工作。
包括京師的情報,各省的情報,未來出征的戰地情報。
這些統統由張偉負責。
張偉自身的能力加上沈戰的銀子,想建立一個覆蓋大明的情報網也不是多難的事情。
第六營,謝軍友,下轄三千騎兵和三百輔兵。
第七營,親衛營,保持二百人的規模不變。
營長陳迪,副營長耿石磊。
至此,沈戰將袁宗第軍中的大部分精銳消化完畢。
錦衣衛大軍正式轉型為當世強軍。
在沈戰的鈔能力加持下,這支兩萬人的部隊可以當作四五萬精銳來使用。
在明末的歷史舞臺上,軍閥沈戰正式登場。
:()大明抄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