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口關保衛戰,錦衣衛殲敵600多,自身傷亡不足100。
古北口保衛戰,錦衣衛殲敵3100多,自身傷亡1700多。
連續兩場大勝極大地提升了大明的軍心士氣。
明廷這邊甚至有了一種“建奴也不是不能打”的錯覺。
更為奇葩的是滿清高層也不覺得自己是失敗者。
所有的損失都來自於長城的阻隔。
一旦越過了長城就是我八旗大軍的天下。
滿清高層基本上都是這個想法。
於是乎,在明、清雙方那該死的默契下戰爭一直在朝著大會戰的方向前進。
四月二十四,多鐸率大軍屠殺密雲鎮,一萬三千漢人百姓被殺。
話說明廷不是早就下令百姓撤入大城逃難了嗎。
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百姓原地等著建奴來殺他們。
答案是“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
這些在老家賴著不走的人藉口可充分了。
【故土難離,老子就是死也要死在自己家裡!】
【別人跑了我留下,他們家裡的東西全部歸我!】
【建奴只會屠殺密雲城,周邊的村子、屯子他們是不會來的!】
【有些人把建奴妖魔化了,我就不信建奴真的會見人就殺!】
然後……,整個密雲鎮被殺得人頭滾滾!
什麼村子、屯子、堡子多鐸一個都不肯放過,全部殺光為止。
跨過長城那一瞬間多鐸便想好了。
此次入關不殺夠三百萬漢人絕不算完。
滿清大軍從沒吃過這麼大的虧,不得殺上十倍、百倍的漢人來陪葬嗎?
密雲再往南就是懷柔和順義,這兩個地方同樣有大量的百姓滯留。
一開始他們還在為順了鄰居家的東西而沾沾自喜。
當密雲被屠的訊息傳來時這些人終於知道害怕了。
“跑啊,啥也不要了,多年的老毛病也好了!”
一瞬間,滯留在懷柔和順義的兩萬多百姓瘋了似的往北京城的方向跑。
晚了,一切都晚了。
三千蒙古輕騎兵揮舞著彎刀跟在這些人的身後。
人家連弓箭都不捨得浪費。
“唰!”一顆人頭飛上了半空。
“唰!”又一顆人頭飛上了半空。
蒙古騎兵們以斬殺漢人為樂,還有人專門為勇士們計數。
但凡殺夠一百顆人頭者,皆可去牛錄章京那裡領取十兩銀子。
一百顆漢人的腦袋就值十兩銀子,這個時代的人命是真賤。
就這樣一路追追殺殺,多鐸的大軍殺穿了懷柔和順義,然後直奔通州城而去。
通州城。
錦衣衛步兵二營營長高文采率6300守軍嚴陣以待。
其中3300人為高文采的本部兵馬,這些人是守城的主力。
另外3000人為通州城原來的守軍。
他們的武器太過落後,只能充當輔助的角色。
四月二十八。
多鐸的先鋒部隊抵達通州城下。
最先到達的三千蒙古騎兵圍著城牆耀武揚威。
他們的任務是透過挑釁打擊城內守軍計程車氣。
要是城內的守將耐不住性子出來野戰,那就正中了多鐸的下懷。
野戰,明軍如豬狗爾!
“砰砰砰!”
隨著密集的遂發槍聲響起,正在城下炫耀的蒙古騎兵傻眼了。
瑪德,明軍竟敢出城野戰,老子真是開了眼了!
被謝軍友的騎兵一營射殺了一百多騎之後,蒙古騎兵發起了死亡衝鋒。
在蒙古騎兵的主將看來,明狗的那個什麼槍只能打一次。
只要自己逼得緊對方絕沒有第二次發射的機會。
所以,即使死上個幾百人也要近身肉搏。
一旦進入白刃戰模式,一個蒙古兵能輕鬆虐殺五個明軍。
“衝啊!”
“殺明狗啊!”
久經戰陣的蒙古騎兵自然懂得主將的意思。
他們全都在馬背上搖晃著身體加速衝鋒。
身體搖來搖去便能降低明軍火槍的命中率,這是蒙古騎兵在實戰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砰砰砰!”錦衣衛騎兵一營這邊的三千支遂發槍全部發射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