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七大斬:
失陷城池斬
畏敵不前斬
臨陣脫逃斬
避重就輕斬
無令撤退斬
陽奉陰違斬
主將陣亡部將皆斬
這些明軍每天都在玩的花樣到了清軍那邊根本就不慣著你。
你敢違反,立刻有人提刀斬你。
久而久之,這些軍法便成了八旗兵的肌肉記憶。
“叮叮叮!”清軍後方的鳴金聲響起。
“嘩啦!”出戰的八旗漢軍如蒙大赦,全都撒丫子往回跑。
“砰!砰!”城頭的遂發槍兵仍在孜孜不倦地點名。
最後,多鐸派出去的兩個漢軍牛錄僅逃回去兩百人。
短短兩刻鐘時間,清軍這邊又搭進去四百條人命。
透過這次試驗多鐸也看清了一件事情。
若想拿下眼前的通州城只能用炮彈、子彈和人命去堆。
通州城炮火猛、火槍兵同樣猛。
面對這樣的守軍唯有將其全部殺光!
多鐸:“傳令,出動十五個牛錄猛攻通州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五個漢軍牛錄在前吸引火力。
五個女真重步兵牛錄在後。
五個火器兵牛錄提供遠端掩護。
大軍同時攻擊城頭和城根。
不惜代價,直到攻破城池為止!”
多鐸上頭了嗎,答案是他沒有。
即使死掉六七千八旗軍他也要把通州城給攻下來。
此時距離冬小麥成熟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
大明百姓手裡根本就沒有存糧。
若是不控制了通州碼頭,清軍的補給絕對會出大問題。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沒有糧食的大軍是極度危險的。
作為滿清名帥,這點東西多鐸還是能拎明白的。
整整一天時間清軍都在不顧傷亡地攻城。
光是紅衣大炮的炮彈就打出去兩千多枚。
城頭的高文采則始終沒有出全力。
大都督說了他要做好堅守半個月的心理準備。
錦衣衛僅投入了二十門佛朗機炮和四百名遂發槍兵。
其它的人和炮都在城下的兵營裡休息。
二十門佛朗機炮和四百火槍兵可太猛了。
為什麼?
因為他們身後有大量的輔兵在提供彈藥。
通州城內有三千普通明軍。
指望他們殺敵差點意思。
但是讓他們打打輔助還是沒問題的。
錦衣衛在每門佛朗機處安排了兩個炮手開炮。
他們身後有多達四個人一刻不停地往打空的子炮裡裝填彈藥。
每名遂發槍兵身後有兩名輔兵一支接一支地給打空的遂發槍裝彈。
多鐸舉著千里眼觀察了一整天戰事。
他始終想不明白一件事。
他瑪德明軍的火炮和火槍為什麼能連續發射?
:()大明抄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