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立功的機會!”
“末將領命,謝攝政王栽培!”鰲拜口不對心地說道。
鰲拜最想做的事情是獨領一軍去明朝劫掠。
然而多爾袞怎麼可能給他這樣的機會。
只有把這個猛人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多爾袞才會放心。
至此,多爾袞點兵完畢,八旗軍全都有了各自的任務。
多鐸率鑲白旗和正紅旗打通長城,然後佔領通州。
豪格率正藍旗和鑲紅旗在大明京師附近圍點打援。
多爾袞親率正白旗和鑲黃旗居中策應各路大軍。
參與此次劫掠的總計有九萬八旗軍。
如果沒有沈戰攪局的話,這九萬八旗軍差不多能硬剛三十萬以上的明軍。
阿濟格率鑲藍旗和朝鮮僕從軍看死吳三桂。
順治皇帝帶著正黃旗在盛京城守家。
十三萬兵被多爾袞安排得妥妥當當,這就是頂級統帥的魅力。
,!
軍事上的事情安排明白了,後勤和政治上的事情還需要多爾袞去操心。
眾旗主散去之後,多爾袞請來了滿清的戶部尚書英俄爾岱。
英俄爾岱,年輕時作戰勇猛,曾追隨努爾哈赤南征北戰。
後多次出使朝鮮,為滿清吞併朝鮮立下汗馬功勞。
因此人在管理財務方面有過人的天賦,所以皇太極封他為戶部尚書。
因英俄爾岱一直將滿清的錢糧管理得很好,所以多爾袞掌權後依然對其尊敬有加。
“參見攝政王!”
“尚書大人快快請起!”
寒暄過後,多爾袞切入了正題。
“尚書大人,我大軍即將第六次入關作戰。
從此刻起便要發起全國總動員。
所有與戰爭有關的物資都要進入軍管狀態。
多鐸的先鋒大軍四月初一開拔。
糧草輜重三月十六就要先一步上路。
此事可有問題?”
“沒有,戶部糧草儲備充足,足夠十三萬大軍一年之用!”英俄爾岱十分篤定地說道。
這裡便體現出滿清的一個優勢。
整個國家才八十萬張嘴吃飯。
平時專門種地的漢人奴隸超過十萬。
多爾袞還從不間斷地從明朝商人那裡購買高價糧食。
再有英俄爾岱這種長於財務的戶部尚書進行管理。
那麼滿清的糧食儲備相對於明朝來說其實要健康得多。
軍糧夠吃一年,明年還會有新的收成,入關之後還能搶到不少糧食。
多爾袞掐指一算,在軍糧這一塊問題不大。
最重要的糧食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兵器盔甲的問題。
滿清沒有明朝那麼健全而複雜的六部制,他們的機構十分簡化。
兵器盔甲這一塊暫時也掌握在英俄爾岱的手裡。
“尚書大人,盔甲供應可還齊全?”多爾袞期冀地問道。
滿清掌兵者十分重視盔甲,為什麼?
因為他們人丁少,死不起兵。
英俄爾岱搖了搖頭:“尚不齊全!
滿八旗的三層甲皆有保障。
然蒙古八旗和漢八旗的盔甲則參差不齊。
缺口最大的就是貼身鎖子甲。
臣只能保證蒙古兵和漢兵人手一件貼身皮甲。
另外再加上一件外罩的棉鐵甲。”
“呼!”多爾袞鼓起腮幫子吹了一口氣。
滿清的工業產能還是太低下了。
即使有足夠的鐵料他們也造不出足夠的鎖子甲。
看來這一戰蒙古兵和漢軍的傷亡是很難控制了!
如果讓沈戰知道多爾袞操心的事情他一定會笑出聲。
沈戰:咋地,滿八旗盔甲齊全就能不死唄?
:()大明抄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