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
在射程這一塊,錦衣衛完全碾壓清軍。
可惜李友知道,而多鐸不知道。
李友用指揮刀指著清軍炮兵陣地的方向。
“二十門佛朗機炮五連射。
把建奴的炮兵陣地給老子端了!”
“轟轟轟!”五連射也就是一分鐘的事兒。
一分鐘之後,清軍的炮兵陣地只剩下一堆破銅爛鐵。
對了,還有無數的人屍、馬屍。
在後方觀戰的多鐸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
三百步的距離佛朗機炮命中率完全無法保障。
為什麼明狗的佛朗機炮命中率如此高?
除非……
除非他們的炮射程遠遠大於三百步!
得出這一結論的多鐸頓感頭疼。
要是這樣的話本方的佛朗機炮在攻城戰中豈不是毫無作用?
紅衣大炮攻堅的效果很好,但是靠它殺人不現實,效率太低了。
發射開花彈、一炸一大片的佛朗機炮才是殺人利器。
,!
現在清軍的佛朗機炮派不上用場,眼前這個小小的古北口啃起來可就費勁了。
李友:別急,大都督說了四月二十三準時放你們入關。
四月二十三是明廷各城收容百姓的最後期限。
過時不入城者朝廷概不負責。
古北口城下,多鐸憋悶地下達了軍令。
“鳴金收兵!”
不收兵不行,沒有炮火的掩護上去刨牆的八旗漢軍全都得死。
“嘩啦啦!”如蒙大赦的八旗漢軍快速回撤。
第一天的攻城戰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多鐸需要回去好好想一想怎麼啃眼前這個硬骨頭最為合適。
李友這邊也沒閒著。
守軍用木板在女牆上臨時搭建了大量的山寨城垛。
這玩意對紅衣大炮沒有任何防護作用,但是對於火槍和弓箭這些輕武器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四月十七,天亮了。
新一輪的攻防戰打響。
清軍的戰術變化很大。
多鐸將三十五門紅衣大炮分為五組,每組七門。
一組紅衣大炮可以連續轟擊城頭半個時辰。
之後這組大炮就會進入冷卻期,然後換下一組大炮接著轟。
這樣一來守軍的壓力就大了。
雖然紅衣大炮實際上轟不死幾個人,但是它的心理威懾作用很大。
任誰也不想被一個十斤重的大鐵球子給點名吧。
清軍的馬上佛朗機炮也學聰明瞭。
首先,他們是完全分散開的,沒有了所謂炮兵陣地的概念。
其次,它們充分發揮了自身的機動性優勢。
啥意思,就是開上幾炮立刻換地方,防止被明軍的炮火鎖定。
多鐸搞出這麼多事情,就是為了給城頭明軍足夠的壓力。
唯如此才能給步兵接近城牆的機會。
然而,多鐸的如意算盤真的有用嗎?
:()大明抄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