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現在朝廷不是慣孩子的時候。
既然在東、西兩個方向上朝廷佔據著明顯的優勢。
那就儘快把不服的人全殺光。
朝廷需要做的就是把錢糧供足了,剩下的就是帶兵將領自己的事情了。
要是帶兵的將領連殺人都殺不明白,那就提頭來見吧。
地位最高的範景文出列說道:
“陛下,若按照大都督的辦法執行。
則朝廷在軍事上的困難五去其二。
無非就是朝廷搭進去一些錢糧而已。
跟所獲的收益相比臣認為值得!”
“臣附議!”
“臣附議!”
吏部尚書邱瑜和禮部尚書倪元璐相繼發聲。
戶部尚書方岳貢有心反對,最後還是忍住沒吱聲。
崇禎剛剛從內帑撥出三百萬兩銀子給戶部。
方岳貢這還沒捂熱乎呢就要往外花錢,擱誰身上也捨不得。
然而這錢要是不花局勢就會糜爛,所以方岳貢也只能忍了。
,!
史可法是個眼睛裡不揉沙子的人。
沈戰只說了東線和西線戰場,卻沒有提到南面和北面。
這怎麼可能讓史可法滿意。
於是二愣子史可法主動問道:
“大都督,南北兩線戰場當如何應對?”
“北面的滿清建奴我親自對付!”沈戰篤定地說道。
“呼!”聽到沈戰能頂住建奴,皇帝和尚書們全都鬆了一口氣。
“那南面呢?”史可法打破砂鍋問到底。
沈戰給出了一個十分冷血的答案。
“確保河南、南直隸不失即可。
其它的吾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走一步算一步吧!”
“不可,大都督糊塗啊!”
“不可,大都督的言論甚是危險!”
“不可,此乃喪權辱國之計也!”
六位尚書幾乎同時出聲反對。
“呵呵!”沈戰聳了聳肩膀,他早猜到說出來會挨噴。
沈戰挨噴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的想法太超前了。
大明兩京十三省,總計十五個省級行政區。
兩京指的是南直隸和北直隸。
南直隸是大明的糧倉+錢袋子。
北直隸是大明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前線指揮部。
這兩個省對大明來說是最重要的。
北直隸西面的兩個省是山西和陝西,東面的一個省是山東。
此時還沒有後世的遼吉黑,所以遼東地區也是山東省的屬地。
河南省在古代被稱為中原,由此可見他的地理位置是多麼的重要。
以河南為跳板,可以直接攻擊到大明北方的陝西、山西、北直隸、山東和南直隸五個省。
所以沈戰才會說出保住河南和南直隸即可的話。
沈戰的潛臺詞是這樣的:
皇上,各位尚書大人,我們大明沒有一打五的實力。
所以必須有選擇地放棄一些東西。
放棄哪裡比較好呢?
東邊和西邊我們都可以打贏那自然是不能放棄的。
北面的建奴打進來屬於滅國之戰,這也是不能放棄的。
那麼就只能暫時放棄南方諸省了。
南直隸的糧食可以養活7500萬人,這裡必然是不能放棄的。
河南是戰略要塞,堵死了這裡南方的兵就打不到北方來。
這裡顯然也是不能放棄的。
除此之外,沈戰打算全部放棄。
湖廣、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
這六個省本來就掌握在鐵三角的手裡,他們幾乎就沒給崇禎上過稅。
沈戰的意思是既然鐵三角想鬧獨立就讓他們獨立好了。
大明完全沒必要為了六個不上稅的省透支本就不多的國力。
等沈戰打服了建奴再回過頭來收拾鐵三角也不遲。
四川、貴州和雲南,這三個省是沈戰留給張獻忠的。
這哥們兒不是總想著高築牆、廣積糧當土皇帝嗎?
沈戰:你去當吧,給你三個省玩玩,看你能不能玩明白!
那麼沈戰的計劃中給大明朝廷留了幾個省呢?
答案是六個!
以京師所在地北直隸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