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五年八月。
經過半年的時間,東吳基本被全部拿下。
嗯,這得感謝曹魏了。
打仗的時候,虛報己方人數,在開戰之前,確實能夠給己方增加士氣,能夠給對方壓力。
可一旦敗了,那這事情就純純給別人做嫁衣。
比如這次,陸遠只不過是擊潰了曹魏八萬大軍而已,但天下人得到的訊息卻是漢軍以一萬精銳,擊潰曹魏四十萬大軍。
有了名頭在身上。
蜀漢這邊派人去接收東吳的地盤,那叫一個輕鬆,基本沒有太多的反抗。
要不是為了將東吳原有的軍隊打亂編制,重新整頓,那會接收的更快。
半年下來,曹魏那邊也沒有再弄什麼么蛾子,也不知道他們是在準備著拼死一搏,還是擺爛了。
反正陸遠是收到不少世家大族,曹魏朝臣的投降信了。
當然,一切能這麼順利。
因該魅魔之體的加成,也立了不少功。
畢竟這天賦,多少也算是規則類的技能了,眾所周知,規則類的技能,沒有弱的。
..........
“陛下,北伐曹魏,從徐州而上不是更好嗎?
何必要從這崎嶇蜀地北伐?”
建興六年春。
蜀中,諸葛亮對陸遠詢問道。
“相父,那便雖然是坦途,但太遠了。
蜀中北伐道路崎嶇,可終究是在蜀地,更加安全些。
另外出漢中之後,離長安洛陽也更近一些。”
陸遠在輿圖上比劃了一下道。
“既打算從漢中,過五丈原出兵,那為何還要子龍將軍分兵前往岐山,入天水?”
諸葛亮看了看輿圖,又看了看陸遠做的行軍路線,而後再次詢問道。
“這......天水駐有魏軍,以免他們後方偷襲嘛。”
陸遠想了一下後說道。
“嗯。”
聽到陸遠這解釋,諸葛亮也只是點了點頭,沒有多說其他。
只是這圖吧,他是越看越眼熟。
他以前也想這樣北伐來著,當年想的也差不多是這個時間節點開始北伐。
不過那時候,按照他的推斷,應該蜀國是拼死一搏的北伐。
而現在,則是大勢所趨的北伐。
...........
“相父,這北伐是不是過於無趣了些?”
建興六年,五月。
長安城中。
站在長安城樓之上,陸遠看向一旁的諸葛亮詢問道。
這次北伐可真是輕鬆加愉快,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像樣阻攔,所過城池,都是喜迎王師。
長安。
這一次,陸遠是以主人的身份踏入這座城池。
只是經年戰火之下,這長安處處透著破敗。
這應該是陸遠扮演這麼多次以來,見過最為破敗的長安了。
即便是第一次扮演安國少季的時候,漢武帝時期的長安,也比此時繁華數十倍。
“陛下神德,天命歸漢,天下人自會順應大勢的。”
諸葛亮撫摸著長安的古城牆,不由感慨道。
“相父,您說兩百年後,會不會還有一個漢天子,站在這城樓之上,感慨四興大漢的艱辛呢?”
陸遠看著遠方,突然對諸葛亮詢問道。
“陛下,這........”
聽到陸遠這番問話,諸葛亮頓住了,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什麼。
“相父,四百年前,高祖站在這城樓之上,開創了大漢。
兩百年前,世祖站在了這城樓上,再興大漢。
今天朕又站在了這裡,朕認為,兩百年或三百年後,肯定還會有新人站在這裡。
猶如日月,週而復始。
相父,您說漢室兩衰,是因為什麼?”
陸遠感慨一句,看向諸葛亮詢問道。
“漢室興衰之際,所謂逆賊,所謂亂世英雄,不過乘勢而起之輩。
國家興衰,歸根結底,在於百姓,在於黎民。”
諸葛亮撫了撫羽扇回覆道。
“是啊,兩漢衰弱,看似是王莽篡漢,董卓亂政。
然而根本確實是在民,高祖立漢之後,外戚不止王莽。
世祖中興之後,權臣亦不止董卓。
兩次漢室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