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匈奴單于召集各部貴族商議的事情。
那便是匈奴單于覺得,和大漢維持這樣的關係也不錯,但他還想近一步,再跟大漢和親一下。
和大漢和親,幾乎是這幾代單于的執念了,但大漢那邊卻一直不同意。
當匈奴單于這個提議一出,在座的貴族,是紛紛贊同。
“單于,如今大漢武備鬆弛,正是進攻的大好時機。
單于不思進攻,反而和親,這豈不是使機會白白浪費嗎?”
在眾人都贊同的情況下,一個不同的聲音出現了。
開口之人正是匈奴的左大且渠。 在張翁跟季都被處理之後,漢宣帝下令,調派居延的一校兵馬,交由陸遠掌控。
前去敦煌,送常惠還有烏孫王子元貴靡回烏孫。
並讓常惠在赤谷城常駐。
軍隊也暫時駐紮赤谷城。
神爵元年,春。(公元前61年。)
陸遠入居延,抽調了八百騎兵,在敦煌與常惠匯合。
常惠使團在敦煌停留了兩年之後,再次啟程,不過一同啟程的,只有烏孫使團。
大漢的公主,在狂王泥靡當上烏孫王之後,就被召回長安了。
和親一事大漢沒再提起,元貴靡他們也不敢多說什麼。
.........
在陸遠同常惠前往烏孫之際。
直播間的鏡頭轉變。
來到了一望無際的草原之上。
匈奴王庭,王帳之中。
此時坐在王帳主位的人,已經不再是先前的單于了,而是虛閭權渠單于。
虛閭權渠單于如今繼位匈奴已有六年之久,匈奴的權力,大部分都被他收攏到了手上。
當下虛閭權渠聚集匈奴權貴到王帳之中,便是要商議對大漢的事宜。
這幾年烏孫內亂,讓匈奴在西域方向的壓力大減。
於是匈奴便開始進攻車師等部。
幾年下來,匈奴在車師那邊算是頗有收穫,整個車師大部分地方已經被匈奴拿下,匈奴的日子又稍稍好過了一點。
而且大漢對於匈奴進攻車師的事情,似乎也沒有太多關注。
大漢不但對匈奴進攻車師沒有太多關注。
另外還因為這些年,匈奴沒有襲擾大漢邊境。
導致大漢對於邊境城池的武備,也鬆弛了許多,邊城居民以休養生息為主。
這人是前任單于的岳父,他閨女是匈奴閼氏,也就是相當於皇后的意思。
後來新單于登基後,因為虛閭權渠單于是壺衍鞮單于的弟弟。
所以按照匈奴的規矩,虛閭權渠單于是要娶嫂子,單于變了,但匈奴閼氏是不會變的。
可虛閭權渠單于他不饞嫂子,所以上位之後,就把他閨女廢了。
因此左大且渠對匈奴單于是有些記恨的,加上這單于又要找一個大漢公主前來。
如今的匈奴和大漢已經是今非昔比了,那大漢公主過來,可不是和親的,解憂公主的例子就在那呢。
於是,他便開口反對了這門親事。
“呃......那不知道左大且渠有何高見?”
聽到反對之聲,虛閭權渠單于看了一眼,而後詢問道。
“單于,先前漢使來匈奴,往往都是大軍隨其後。
如今我們也可效仿大漢,先遣使者入漢。
大軍以狩獵之名,尾隨其後,若是大漢邊境當真武備鬆懈,我們便一舉攻入大漢。
若是大漢有所防範,那最多也就是撤軍而已。”
左大且渠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
“單于,大且渠這話說的對,若是大漢沒有防備,我們可趁此入大漢掠一些邊民前來。
前幾年,三國入境,我匈奴損失慘重,數年都未能恢復。”
匈奴單于還在猶豫,又一個匈奴貴族開口道。
“好,那便依左大且渠之見,待到入秋,便遣使大漢,大軍隨使者其後。
另外,烏孫那邊不是有個烏就屠嘛,先前還想來匈奴求援。
我這就派人去跟他說,就說匈奴要去幫他,讓他把訊息放出去,以此來分散些大漢的注意。”
匈奴單于思量了一會之後,點了點頭認可了這一想法。
.........
“怎麼回事?怎麼突然來這麼一段?難道是想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