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陵的回覆之後,漢武帝雖然有些不高興,但最後卻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李陵一家對大漢是有功的,李廣一輩子都沒能封侯。
這其中,雖然有李廣不懂事,政治思維太差的原因。
但也確實有運氣原因。
現在的李陵不願意當後勤人員,想要領軍出擊,無非也是想要封侯而已。
對此,漢武帝覺得可以給他一次機會。
大朝會之後,漢武帝召見了李廣利,李凌,路博德等將軍。
行軍事密,漢武帝在大朝會上僅僅只是稍稍說了一下,更詳細的自然是要和這些將軍細說的。
..........
漢武帝和那些將軍在小朝會中說了什麼,陸遠不知道。
但是半月之後,他就收到了一份調令,官職沒有改變,依舊是後延校尉。
但任職的地方改到了居延,在強弩都尉路博德帳下聽命。
這一調動,對陸遠來說,算是不錯的。
雖然手上依舊沒有兵權,可他這身份,能夠遠離長安,就已經很不錯了。
“定平兄,可是在為此次出關憂愁?”
六月下旬,居延澤,陸遠倚在枯木下,看著前方平靜的水面有些出神,追雲在不遠處悠閒的吃著水草。
這時一個青年騎馬來到陸遠這邊,將一個酒壺遞過來問道。
“那倒不是,只是此次匈奴小勝一場,我在想蘇子卿目下遭遇如何。”
陸遠搖了搖頭,看著這青年笑道。
說起來,這青年他還挺熟悉,小時候陸遠還抱過他呢。
沒錯,青年便是路博德帳下親衛隊長,安國志,安國少季的兒子。
之前扮演安國少季的時候真抱過。
說來也怪,當年出使南越的人,韓千秋的兒子封了侯,樛樂的兒子也封了侯,路博德也封了侯。
就安國少季,魏臣,終軍三人沒撈到太多。
終軍沒有子嗣就不說了,其他兩人可是有兒子的,但並沒有封侯,只是封賞而已。
不過這也算正常吧,在大漢,漢使想要封侯,前提是得活著回去,比如張騫,蘇武,傅介子等。
其中張騫和傅介子是有功在身,回來之後就封了侯,蘇武的話,他只是沒投降,並沒有大功在身。
所以他回大漢之後,大漢這邊也是考慮了很久才給了個侯位。
而沒有活著回去的漢使,都沒有被追封侯位的,對於家屬,也都是封賞。
“定平兄慎言,貳師將軍此次.......”
聽到陸遠說匈奴小勝一場的話,安國志連忙看了看四周,小聲提醒道。
“慘勝嘛,我知道。”
陸遠不在意的擺了擺手。
也不知道這李廣利是給漢武帝灌了什麼迷魂藥,他關係是真硬。
就李廣利那表現,打打先手還可以,但也只能打先手。
每次都是先小贏一手,然後就飄了,一飄就被人打個半死。
結果都是損兵折將。
這次他三萬人出去,先是滅了一萬多匈奴,然後飄了,被匈奴給包圍了。
要不是趙充國這猛人出手,三萬漢軍估計要落個全軍覆沒的結果。
這仗要是光論傷亡的話,大漢確實能算慘勝,畢竟前後加一起,雙方傷亡這一塊,那確實是匈奴死的更多。
可這是一漢當五胡的時代,李廣利帶的還是騎兵精銳。
趙充國這次解圍,僅僅只用了一百多人,就衝破了匈奴的包圍圈,生生打出來一條路。
若是李廣利給力一點,那包圍這三萬漢軍的匈奴人,完全就是來給漢軍送人頭的。
三萬漢軍騎兵精銳,在這年頭的草原,只有找不到的敵人,沒有打不過的敵人。
就算不能全殲這些匈奴人,想要突圍出去也是很簡單的。
這種軍隊,還和匈奴軍隊打個一換一,一換二,那就是血虧,就是李廣利純菜。
“不說這些了,定安兄,不知那西域風光如何?”
安國志轉移話題道。
“還行吧,怎麼?你也想出使?”
陸遠看了一眼安國志問道。
“呃......確有此意。”
安國志點了點頭。
“哦?那成家沒有?”
聽到安國志這話,陸遠也是來了興趣。
“已經成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