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
.......
“於志,這書你拿著,這一本中,有著製作特殊武器的方法。
有了這些武器,足以讓你打出一個新的天地。
但這事情不要求急,這書中的東西,只是思路,你不能只看書,你要去實踐。
從一村,一鎮,一城開始實踐,從小到大,其中出現的問題,你要加以改正。
記住,書只是思路,盡信書不如無書,實踐才能出真知。
當你有了一套成熟的模式之後,再去考慮天下吧。
若是沒有一套實踐過的,成熟的管理模式。
那麼你打下這江山後,你就只能接受這大唐的模式,而後又是一個輪迴將起。
我觀大唐三五十年內必有大亂,待到大亂之際,再起兵會更好一些。
當然,你要培養好接手的人,這幾十年內,最好是存糧存兵,備戰為主。
另外這有一副地圖,天下很大,一些東西我也標註好了,書籍中我也有囑咐,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
對了,最後一句,對疆域之外的異族,要謹記夷夏之防,走了。”
半月之後,陸遠給於志留了一套書,也就是一套紅色經典。
同時留下的,還有火藥,大炮的製作配方,以及簡易槍支製作的方法。
還有一幅地圖,有些地方都做好了著重標註。
於志的出現,就已經說明,這次的扮演,必定會改變大勢,而且還不是小改。
陸遠即便是不給這些資料,歷史契合度這一項,可能也就十幾二十分吧,給了最多也就是零分。
花個十幾分,讓這個世界的神州偉大一次,順帶還能滅一次倭國,不虧。
畢竟那地圖上的倭國,陸遠都標記滿了,於志,或者說於志的後代,看到那地圖後,不可能不心動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次扮演,陸遠算了一下,掙的並不少,而且進來的時候,手上也有不少積分存著。
最多就是這次沒有天賦抽獎的獎勵而已,並不會關乎陸遠自身的生死。
若是關乎到自身生死的話,那估計在於志進入大帳的時候,陸遠就把他砍了。
嗯......或者說,於志永遠都只會在洞庭地界討生活,陸遠根本就不會去那教什麼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