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聽到柳宗元的這番詢問,陸遠臉上的表情頓了一下。
因為這一段話,他記憶中有。
在柳宗元的《三戒》中,第一段開篇的話,柳宗元寫的那一段,翻譯一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其後還有一句。
“有客談麋、驢、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也就是說,柳宗元寫《三戒》的時候,是有客人將這三個故事告訴了他,他才寫出來的。
現在他陸遠是客,柳宗元又和他說了這番話,這由不得陸遠不多想了。
如果自己變成了這個“客”,那歷史上的“客”以後出場會怎麼樣?
“管他呢,我先拿下這三篇寓言再說。”
心中念頭動了一下,陸遠直接將那想法拋開了。
他這個太行盤谷隱士,到現在都還沒有去過太行盤谷,扮演角色的劇情已然失敗。
能多薅點著作,就多薅點。
“子厚,我聽過三個故事,跟你講一講,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想明白之後,陸遠對柳宗元開口道。
“謹恭兄請講。”
柳宗元有些迫切的看向陸遠。
“第一個故事,是麋麑。
話說,曾經臨江地區有個獵人,有一次他上山的時候,撿到了一隻小鹿。
他將鹿帶回去後,家中的獵狗,對這小鹿充滿了敵意,而小鹿也很怕獵狗。
但是獵人對小鹿很是喜愛,於是便訓斥了一番獵狗,而後又時常抱著小鹿接近獵狗。
獵狗是知道獵人心思的,它們很清楚,這隻小鹿是獵人喜愛之物,不能傷害。
於是它們接納了這頭小鹿。
而這頭小鹿,從小就跟著這些獵狗長大,自然而然的,它就不怕狗了。
甚至有時候,它都覺得自己是狗。
如此過了三年,一天這小鹿從獵人家中跑出,路上遇到了野狗。
此時的小鹿對狗已經沒有任何懼怕和警惕了,於是它湊了上去,想要和野狗一起玩。
對於這送上門來的肉,野狗也沒客氣,直接就將這小鹿咬死並吃了。
第二個故事。
我幾年前來永州的時候,永州住著一戶人家,很是迷信。
他是子年出生,而鼠是子年生肖,於是,他對老鼠十分喜歡。
家中不養貓狗,若有老鼠前來,也不讓人驅趕,甚至還特意投餵它們。
於是老鼠相互奔走相告,更多的老鼠都去了他家。
自從大量老鼠到了他家之後,他家便沒了一件完整的瓷器,沒有了一件完整的衣衫,吃的東西,也時常會被老鼠啃食。
他家的老鼠,甚至在大白天,都敢大搖大擺的在房屋中走動。
晚上,那就更加吵鬧了,可即便如此,那人也不驅趕老鼠。
如此數年之後,那人離開了永州,房子也轉賣給了他人。
他走了,但老鼠不知道他走了,新主人入住之後,那些老鼠依舊如此行事。
但新來的人,對這些老鼠卻十分厭惡,於是借了許多貓入到院中捕殺老鼠。
而後又往鼠洞中灌煙注水,還花錢僱人前來滅鼠。
一番滅殺之後,老鼠的屍體堆成了小山,屍體的惡臭,散發了數月之久。
最後還有一個故事。
聽聞在黔地那邊,本來是沒有驢。
但是有一個喜歡看熱鬧的人,就運了一頭驢過去。
還特意將驢放在了有虎的山中。
山中的老虎也是第一次見驢,見到這驢那麼大,老虎一時間也不敢輕易靠近。
只敢暗暗觀察。
有一天,這驢突然大叫了一聲,那老虎沒聽過這種叫聲,以為這驢在宣示自己的地盤,說不定會過去咬它,於是被嚇的跑了很遠。
結果卻沒有見到驢追來,於是老虎又謹慎的回去觀察了起來。
一連觀察了數日,老虎發現這驢光叫,也好像沒其他能耐。
於是也大膽了許多,漸漸了靠近了過去。
最後甚至又爪子挑釁了一下驢,驢當即大怒,就要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見此大喜,心中盤算,這玩意看著大,實際上也沒什麼本事嘛。
於是一個撲咬,便將驢的喉嚨咬斷,美美飽餐了一頓。
一些坊間故事而已,子厚莫要過於當真。”